五台山:走一条“回归”路
清晨的台怀镇,林渊锦境,疏钟荡破。重重翠幕在淡烟薄雾中渐次拉开,从那轻湿纱帐中漫过的圣光,堂皇、深邃、秀灵、祥蔼……2000年悠悠如斯的普照,这金色的圣境,清凉的佛国,似已将时光的轮回忘却,将永恒的法界融于天人、还归宇宙。这是一次漫长的回归,这是一次艰难的回归。从2006年创建5A景区开始,五台山人至今仍跋涉在这条回归之路上。“当时出于繁荣旅游经济的考虑,对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违章建设行为都采取了默认的方式。”五台山风景区一名负责人说。由于多年的错位、过度开发,五台山原有景观发生改变,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日益加剧,由信徒心中的清净佛国变成了游客眼中的“山中闹市”。于是,他们开始了归位……
2007年——创建5A景区
2006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在全国推行5A级景区评定,五台山率先列入山西省两个试点推荐名单,并从旅游规划、旅游管理等8个方面分解了87项具体工作,将创建5A工作与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工程”齐头推进。通过大力度整治提升,五台山环境面貌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年12月,时任忻州市委书记的张建欣指示:“要动员全山上下以主人翁姿态迎接国家旅游局将对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初步验收,用实际行动打造山西旅游龙头、全国旅游王牌和世界旅游‘顶级招牌’。”12月25日至26日,由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吴文学率领的国家5A旅游景区验收组一行在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陪同下,对五台山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验收。 验收组先后深入到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等重点寺院进行现场考察,对五台山5A试点景区创建工作的所有资料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抽样调查。吴文学在评审会上指出,五台山的创建工作体现出很多特点:首先,将申报5A旅游景区与申报世界遗产同步进行是双创并举其次,在创建中能兼顾老百姓的利益是很不容易的第三,五台山的创建是大手笔动作,大范围思路,大氛围的营造第四,很理性很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荣誉和不足,并能勇敢地承认自身存在的差距。
2007年5月2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决定批准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列其中。五台山管理局局长梁有升表示:进入5A,是国家旅游局对五台山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新起点。
2008年——申报世界遗产
的确,5A申报成功后,五台山面临着一项更加艰巨的挑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申遗可追溯到1999年,但到2003年年底再次提出申遗时,已在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排名靠后。按照2007年公布的世界遗产评选要求,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两个项目,其中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项目的规定,五台山申遗因此只能推到2012年之后。为此,五台山在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的支持下,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改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遗工作因此提前到2008年。
 
在谈到五台山申遗工作时,原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说:“五台山多年来累积建设的商业网点和外来人口增加等,给景区治理和申遗工作带来了比较复杂的问题。”的确,从2006年开始的前后两期拆迁工作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但正如景区一位负责人所说:“无论面临什么困难,五台山的拆迁工作也要积极推进。”一期拆迁涉及核心景区21家企业、3个村庄及5个台顶,投入5亿多元二期拆迁工作涉及9个村庄,投入3亿多元同时还在距离核心景区15公里的金岗库建设了规模庞大的旅游服务基地,投入20多亿元。总投资约30多亿元。
这样巨大的付出终于结出了胜利果实。2008年8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的五台山管理局局长梁有升表示:“五台山申遗成功,就好像刚刚考入大学的孩子一样,今后学习的路仍然很长。”
2011年——打造东方佛都
 
正像梁有升所言:“五台山的路仍然很长”。为了真正让五台山重归“中国最大国际性佛教道场”的地位,从2011年开始,山西省向五台山投资逾18亿元,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旅游开发上组织实施14项工程,决心把五台山打造成北方最负盛名的“清凉胜境”和国际最具影响力的“东方佛都”。重点修缮和保护14座重点寺庙,对影响寺庙景观的违规建筑进行拆除投资6.65亿元对纵贯景区的清水河实施河道治理,拆除橡胶坝让河流回归自然拆除栖贤阁迎宾馆前的大型会展广场,引水植树形成千顷碧湖重建栖贤阁迎宾馆,恢复寺庙大殿、拆除宾馆围墙,展现出幽美恬静的山居园林意境拆除展示中心,恢复山咀小型湿地清退占用寺庙的古建公司等单位,邀请德高望重的梦参大和尚主持并恢复万佛真容寺等古刹全面推进垃圾和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和供气等人居环境项目兑现申遗期间对世遗组织的承诺,投资3亿元搬迁台怀街、瓦窑两个村庄积极推进台怀镇核心景区综合整治,建设皇城植物园投资7000万元,拓宽硬化长6.15公里的景区道路,给排水、强弱电等管网全部入地投资8000万元,建设佛教文化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投资2.8亿元,建设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风铃剧场,并聘请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编排世界第一部大型佛教情景剧《又见五台山》。
2014年——《又见五台山》首演
古人为五台山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和建筑遗产,而我们现代人又能为五台山留下什么呢?这是景区聘请王潮歌团队创作《又见五台山》时的初衷。因为虽然付出了大量努力,但长期以来“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终于,这样的尴尬在2014年9月19日成为历史。历时两年、投资6.3亿元推出的《又见五台山》在1300名僧众的祈福诵经声中全球公演。它的公演,使五台山持续了2000年的佛教文化刻上了属于新时代的深刻烙印。而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五台山尼众佛学院的发展壮大、以重振祖庭道风为宗旨的五台山佛学院的开光传戒、心印寺公益性佛教图书馆的开工建设……,都在让五台山唐代以来获得的巨大国际声誉逐渐回归。
 
唐宋明的凉爽山风,聆听着回荡在深谷峻岭间的清幽佛乐,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东方佛都”正在向我们走来,她承载着2000年的辉煌和新时代的荣光,将“(慈)悲智(慧)双运”的人文精神无远弗届传承下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