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一种佛缘
所谓章嘉活佛,其实是一种俗称。
准确称谓应该是章嘉呼图克图 (lCang-skya Khutukhtu)。
章嘉呼图克图并非实指某一具体的活佛,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派之一。
呼图克图是蒙语音译。
意思是“明心见性,生死自在”,意即“圣者”。
 
康熙赐名
一世章嘉活佛,名哲巴额色尔,生于青海省互助县红崖子沟西岸张家村,故又被称为张家佛。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觉得“张家”二字太俗,故到二世时,康熙赐名为“章嘉”。
在清代,前藏的达赖喇嘛、后藏的班禅额尔德尼、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并称国内喇嘛教三大宗派,极为尊荣。
二世章嘉
二世章嘉阿旺曲旦(1642—1714),康熙32年奉旨入朝,为皇帝后宫和诸皇子传法灌顶。
康熙39年被封为热河皇寺主持,康熙46年封为帝师,赐金印。
三世章嘉
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生于康熙五十六年,甘肃凉州人,俗名若必多吉。
他曾在北京与幼年时代的弘历——乾隆皇帝一同读书多年,二人结下了友好情谊。
雍正十二年,按惯例他被袭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被赐予金册、金印。
乾隆皇帝一生曾六次朝拜五台山,章嘉活佛四次陪同。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二日,三世章嘉在五台山圆寂。
五台山镇海寺内,尚存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墓塔,塔高9米,白身铜顶,雕有不同姿式佛像11尊及佛教传说故事。
三世章嘉之后,历代呼图克图同样地位显赫,受到清廷多位帝王的尊崇,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五世章嘉只活了26岁,六世章嘉只活了12岁,所以尽管四世到六世章嘉都到过五台山,但却未有大的影响。
七世章嘉
七世章嘉名罗桑班第达丹毕蓉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青海省一藏族家庭,父亲名格尔玛林沁,母亲名苏木基德。
光绪二十五年(1899),8岁的章嘉奉诏晋京,驻锡嵩祝寺,光绪帝在内廷召见了他,受封继位为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
章嘉大师每年巡化蒙旗,每次应供,向之顶礼者,日有数万人,他是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
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成立。
同年8月,七世章嘉从五台山回京,发表声明,拥护民国政府,开始赞助共和活动。
同年10月,民国大总统加封七世章嘉为“宏济光明大国师”尊号,加给年俸银一万元。再封七世章嘉父为“辅国公”,母封“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其师达齐扎木苏授予“穆尔根堪布”尊号。
1916年1月加封“昭因阐化”四字名号,册封为“大总统高等顾问”“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昭因阐化综持黄教大国师”,发给金册。
7月,加年薪1000元,并由陆军拨一支警卫马队,随身护卫。
台北示寂
七世章嘉大师,晚年在台湾常常思念大陆蒙、藏同胞,思念青海故乡,但海峡隔绝,也只能寄情于无限的回忆之中。
1957年3月4日,七世章嘉大师历经68载沧桑岁月,在台北台大医院安详圆寂。
大师灵龛在北投荼毗(tú pí)时,原适阴雨蒙蒙,日轮无光。
不料随后火焰腾升云层,一时顿现莲花形,光彩耀目,异香氤氲十里之外,信众叹为观止。
荼毗后,得舍利多达6000余粒,并呈“金刚宝”、“六字轮”等瑞相。
名垂青史
七世章嘉大师一生俭朴勤修,戒行圆满过午不食,博学多闻。
终生爱国爱教,弘法利生。
大师一生鞠躬尽瘁,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弘扬佛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管随着七世章嘉大师的圆寂,其转世系统完结,但是,大师一生风范,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