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生花的王勃

2016-11-26 17:00:14 来源:


王勃

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山西河津人。自幼聪敏好学,六岁时已经文笔流畅,一时被赞为“神童”。无奈,王勃的一生颠沛流离始终“在路上”。他在诗歌和骈文的贡献很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王勃担任沛王府修撰期间,沛王李贤对他十分器重。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看得高兴,一时兴起随手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大怒说,这个王勃简直是歪才,二王斗鸡,王勃不做劝诫,反倒写出如此具有战斗性的文章起哄,什么意思?看热闹不嫌事大吗?

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正志得意满的王勃,就因为一篇被认为是挑拨离间的文章,他的人生瞬间回到解放前,随后被逐出长安。

671年秋,王勃因为懂医药方面的学问,经朋友介绍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不久,他又因为杀死一个叫曹达的官奴,而犯了死罪,此事虽然蹊跷但也无从辩驳,幸亏当时遇上天下大赦,他才没有被处死,这一事件不仅连累他的父亲被降职,也意味着王勃的仕途就此终结。


好在文人的身份在当时年代还颇有些脸面。

一次,闲云野鹤的王勃路过洪州,正值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凭着王勃在文艺圈博得的好名声,自然成为座上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再次即兴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简直成千古绝唱。

接下来的故事非常可笑,王勃又写了首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在“槛外长江  自流”中,故意空了一字,便起身告辞。这位阎都督看了先是兴奋异常,正准备用大量的溢美之词发表阅读感言时,突然发现怎么少了一个字?甚为奇怪,旁观的文人开始争着帮忙补字,这个说加个“水”字,那个说加个“独”字。阎大人越听越气,你们是王勃派来捣乱的吧!还不赶紧给我追。

下人们快马追到王勃,请他把落下的字补上来。王勃似乎没有听见继续赶路,他随从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只得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阎都督听了又气又笑,这不是明抢吗,世上竟然还可以这样敲诈?转念一想,如此好的诗文如果空个字,实在是遗憾终生,不如花上千金买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吧。于是真的亲自率众文人学士,到王勃住处送来纹银千两。

王勃接过银子,还满脸惊讶地说:“这太不好意思了吧,收您这么贵重的礼物,至于那个字嘛,晚生没敢空啊?”大家不知其意,这不明明少了个字呀。

王勃笑道:“空者,空也。空的地方就是个空字。”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不久,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不禁怕案叫绝,真乃罕世之才啊。随后想起当年因斗鸡文逐斥了他,十分后悔说朕要见见这人。太监吞吞吐吐地答道,晚了,王勃前段时间刚刚落水身亡。唐高宗连说三声,可惜,可惜,可惜!


滕王阁

公园676年,27岁的王勃在搭船经南海前往交趾途中,在海上遭遇台风不幸罹难,一代英杰像颗流星一样瞬间陨落了。

王勃崇一生崇信佛教但又且鄙世傲物,虽然才华横溢,但处事疏阔缺少谋略。

毛泽东曾以政治家的眼光评价王勃说:“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


王勃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