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的珍贵敦煌文书中 这样称赞五台山!
五台山
敦煌写本所见唐代五台山佛教歌辞二种
五台山赞 十八首
道场乞请暂时间,至心听赞五台山。毒龙雨降如火海,文殊镇压不能翻。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大周东北有五台山,其山高广与天连。东台望见琉璃国,西台还见给孤园。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大圣文殊镇五台,尽是龙众尚如来。师子一吼三千界,五百毒龙心胆摧。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东台岌岌最清高,四方巡礼莫辞劳。东望海水如观掌,风波泛滥水滔滔。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五台山
滔滔海水无边畔,新罗王子泛舟来。不辞白骨离乡远,万里持心礼五台。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南台窟里甚可憎,里许多饶罗汉僧。吉祥圣鸟时时现,夜夜飞来点圣灯。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南台南脚灵境寺,灵境寺里圣金刚。一万菩萨声赞叹,圣钟不击自然鸣。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佛光寺里不思议,玛瑙珍珠镇奠基。解脱和尚灭度后,结跏趺坐笑微微。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五台山
清凉寺住半山崖,千重楼阁万重开。一万菩萨声赞叹,如若云中化出来。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西台险峻甚嵯峨,一万菩萨遍山坡。文殊长讲维摩语,教化众生出奈河。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中台顶上玉华池,宝殿行廊合币周。四面香花如金色,巡礼之人皆发心。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北台顶上有龙宫,雷声极大震山林。娑伽罗龙王宫里坐,小龙护法使雷风。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五台山
代州都督不信有文殊,飞鹰走狗竞来追。走到北台东侧里,化出地狱草皆无。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北台东脚有骆驼岩,密复盘回屈曲连。有一天女名三昧,积米如山供圣贤。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金刚窟里蜜流泉,佛陀波利里中禅。一自入来经数载,如今直至那罗延。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不可论中不可论,大圣化作老人身。每每下山受供养,去时还乘五色云。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五台山
五色云里化金桥,人悲和尚把幡招。有缘佛子桥上过,无缘佛子逆风飘。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按:此上十八首,载伯4625、斯4429、咸字18、斯4039、斯5487、斯5473、斯5456等本。乃道场内所唱词。七本中有题记二:一曰“戊辰年六月四日”,一曰“清泰元年甲午,九月日写”,清泰乃后唐闵帝年号,元年即公元九三四年。辞中名物皆有故实。
如文殊菩萨镇毒龙一说见《太平御览》四五引《水经注》;“新罗王子泛舟来”,见高丽僧一然《三国遗事》,乃中宗神龙元年事;“灵境寺里圣金刚”,与圆仁法师《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说同;“解脱和尚”云云见道宣《续高僧传》二六;“代州都督”指开元末王嗣,其事迹见圆仁法师《行记》、《太平广记》六二引《广异记》 等;“天女三昧”传说为大历人,贞元三年归天,见《广清凉传》。据上述诸点,《五台山赞》应作于大历、贞元或此后不久。
五台山
长安词四首
天长地阔杳难分,中国众生不可闻。长安帝德承恩报,万国归投拜圣君。
汉家法用令章新,四方取则玉华吟。文章绎络如流水,白马驮经却自临。
故来行险远寻求,谁谓明君不暂留。修身不避关山苦,学问仍须度百秋。
谁知此地却回还,泪下沾衣不觉斑。愿身死作中华鬼,来生得见五台山。
按:此上四首载斯5540、伯3644、苏1369三本。“法用”谓法事所用,
“令章”谓呗赞乐章。“玉华吟”谓玄奘所创法相宗之经呗法。玄奘居玉华宫译大般若经,故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