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雄关巍峨唱大风

2023-08-08 08:51:56 来源:忻州日报

乾坤湾。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五台山旅游网8月8日消息 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

  偏关,因形而喻,以关而名,一个从名字里就透着厚重历史与沧桑气息的地方。回望历史,长城是历史嵌入这方土地的记忆,也塑造了这座雄关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

  如今,纵观偏关大地,“长城的故事”正在三个维度精彩铺陈——

  山西省内长城里程最长的县:保存着长城126公里、关7座、堡29座、烽火台247座、敌台100座、马面214座……历史底蕴如此深厚。数十年植树不辍的绿色长城:从上世纪70年代起,偏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馒头加镢头、烩菜加会战”的精神,见缝插绿,逢山播绿,全县绿化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不足4%增加到如今的40%……奋斗精神何其荣光。根植于人民内心深处的红色长城:偏关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晋绥边特委在此成立,是绥蒙首府所在地。1968年,偏关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将红门口地上长城搬到地下,成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战备地道,如今也成为地下长城党性教育基地……鲜红底色分外闪耀。这一切,沉淀在偏关的血脉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品格,也让一代又一代偏关人始终保持着“闯关”的勇气、“过关”的能力、“出关”的志向。

  古老长城挺起“文旅龙头”

  7月15日,偏关南城门外,随着一栋现代建筑的拆除,“隐蔽”多年的古城楼完整再现,峥嵘依旧。

  多年夙愿,一朝达成,堪称偏关推动长城保护的历史性时刻。

  偏关本无关,地理与历史共同交织,在这里构筑起了边墙、关隘、寨堡,最终在明朝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三关首御”。偏关,边墙纵横、军堡棋布、烽燧相望,蔚为壮观,是山西唯一既有外长城又有内长城的县,也被称为“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

偏关好汉山长城。杨峻峰摄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在历史的纷争中,长城是守卫家园故土的安全防线,在今天,长城正成为人们守望保护的精神家园。

  今年57岁的吕成贵如今是远近闻名的“长城卫士”,可在以前,这个生长于长城脚下的汉子却是人人口中的“疯子”。从18岁起,凭着对长城的热爱,吕成贵从老牛湾出发,踏上了用脚步丈量长城、考察长城、保护长城的“征途”。近40年来,吕成贵顺着边墙,不仅走遍了偏关境内所有长城,而且将《长城保护条例》送到了长城沿线百姓手中。

  “从小就长在长城下,感觉已经是生命的一部分了。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还要利用好。”望着对岸的望河楼,这个性格憨直的汉子满眼深情。

  关于长城的利用,吕成贵并不是凭空幻想。这些年,老牛湾凭着“长城与黄河握手处”的名头已经站上了文旅高速发展的赛道。为了让游客对长城文化有更好的体验,吕成贵最近都钻在他的院子里鼓捣着“秘密武器”。那些只出现在古代军事书籍里的冷兵器正在他的手中“复活”,最终将被陈列于偏关长城沿线景点。

偏关寺沟长城。聂新光摄

  长城文化不仅要“活”起来,还要“火”起来。近年来,偏关县正全力舞动长城这条文旅“龙头”。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不仅串联起了老牛湾、丫角山、内外长城交汇点、老营城等70多个景点,而且盘活了沿线的传统村落,发展起了长城生态民俗旅游、长城特色民宿、写生摄影基地等。长城不再仅仅是历史投射在百姓心中的图腾,更是一道承载着当下与未来的桥梁。

  2022年6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实施,“老牛湾—丫角山形象标识区”赫然在列。偏关和偏关长城被赋予了更为光荣的时代使命。偏关县委书记杨晓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举。偏关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全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如今的偏头关早已卸下防卫,以包容开放的全姿态欢迎着四方游客。

  “绿色长城”筑牢生态底色

  远看山林如海,层波叠浪。近景丛林迎风而立、摇曳多姿。

  1973年,“岭南画派”的第二代大家关山月用画作《绿色长城》展现了他的家乡广东省阳江市由遍地黄沙变为一地林海的美景。彼时,地处晋西北丘陵山区的偏关县还在饱受着恶劣环境的困扰。

忻州市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偏关县启动。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沟壑纵横、童山秃岭、植被稀少、风沙漫天、十年九旱……回望过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偏关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忧伤。上世纪,到偏关考察的世行官员也曾发出感慨:“这个地方不适合人类生存”。

  生存还是搬离?偏关人做出了选择。

  为了把恶水穷山变为绿水青山,从1975年起,偏关人民在一任又一任干部带领下,植树造林,从未间断。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打破生态禁区,创造绿色奇迹。

  今年58岁的张俊杰曾在偏关宣传系统工作,见证了当年那段轰轰烈烈全民造林的岁月。近年来,已在偏关县委党校工作的他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本名为《喜看偏关绘新图》的画册,内容正是40多年来偏关人民创造的“绿色奇迹”。“那个时候偏关每年春夏秋三季,每季度一个月的时间,3000多名机关干部都会扛上铁锹,背上铺盖、带上锅灶,上山安营扎寨、造林整地。”张俊杰的回忆里,奋斗情景历历在目。

  人民以坚韧之力重塑山河。40多年来,偏关全县林地面积已达121.56万亩,全县绿化率达40%,森林覆盖率达到8.88%。如今从高空俯瞰,在偏关蜿蜒起伏的山川峻岭间,一道由万千树木造就的绿色长城正与古老的万里长城遥相呼应。

偏关植被。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绿色长城”还激发了偏关乘“绿”而上的勇气。近年来偏关县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确立了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三绿”战略,致力于在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板块上求突破、在打造彰显资源优势的清洁能源板块上求突破、在打造深度集聚融合的文旅产业板块上求突破、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板块上求突破、在打造辐射效应强劲的物流园区板块上求突破。

  “不毛之地”上崛起的绿色奇迹正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红色长城”赓续革命精神

  水泉营,红门口。

  红色七月,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社会实践队奔赴“红门口地下长城”革命红色教育基地,在“追寻”中“赓续”。

  位于偏关县水泉乡的红门口水泉营在明代是长城要塞、三关前哨。1968年,当地人民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结合当地已有的古长城展开工作,明代地上长城随之被搬到地下,人称“地下长城”,成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战备地道。

偏关县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红门口”在史料中也写作“鸿门口”。有记载称,古时大雁南北迁徙,经过内蒙古草原时,因别处山高峰险,便选择从偏关县水泉镇一处开阔地带通过,鸿门口因此而得名。

  究竟从什么时候起,“鸿门口”成为了“红门口”,尚没有定论,但一字之变也折射出了人们对红色信仰的追寻。

  涵养英雄气,薪火传精神。如今,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走进“红门口地下长城”革命红色教育基地,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今年7月1日,偏关县在红门口党性教育示范基地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强县建设的火热实践。这处“红色长城”成为了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讲好红色故事,能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延续城市记忆,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精神。

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局部)。吕义才摄

  为了充分挖掘“红门口”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偏关县还探索出了一条把水泉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文旅融合新路径,形成“水泉有戏”的发展优势。2022年,水泉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以来,水泉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面对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偏关从历史深处汲取自信力量,在艰难岁月中砥砺奋斗品格,在时代发展中赓续红色精神,全力谱写着新时代的长城故事。

  这个盛夏,忻州迎来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偏关长城的故事也将被传唱得更加精彩!(郝永峰)

(请横屏观看,老牛湾,偏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