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长城:屹立不倒 边防要塞守卫安宁
五台山旅游网5月8日消息 神池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北狄地,战国后期为赵雁门郡地,辽、金为武州宁远县地,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神池县,隶属宁武府。神池县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汇的地区,是许多朝代的边关重镇和边防线,为了加强防御,这里修筑了大量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认定,神池县长城于北齐、宋(辽)、明诸朝修筑而成,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但遗址尚存。
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了北齐长城。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3段,共修筑了6次,其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而神池县的北齐长城就是第一次修建的,也是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这里提到的黄栌岭,位于今山西离石县境西北,属于现在的山西五寨县境,这条长城沿吕梁山脉绵延200公里,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向偏关至老牛湾,这一道北齐长城走向明显,可以完整衔接。
神池的北齐长城以县城南5公里处的坝堰梁段长城为代表。这段长城墙体为石砌,现在仍可见其石基、石堆等。据了解,这些长城城墙建筑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平原和矮丘处,以土板构筑城墙,而在山上就以石垒砌,有些地方则直接以高山险峰代替城墙。目前发现的山险共3段,全长8030米,壕沟2段,全长3733米。
说到壕沟,神池县文物局副局长兼文物保护所所长张溱站在山顶,指着远处说道:“神池县境内的壕沟,是从神池县与宁武县交界的摩天岭,顺山势从南向北延伸的。”据其介绍,这段壕沟在青泉岭村东南的峭壁处开始,利用山险作为防御体系,山险从西南向东北经青泉岭村东、小狗儿涧村南,转为从东南向西北经小狗儿涧村西,又呈西南向东北方向沿马头山一直延伸,至龙元村东南侧的明代长城相接。这段北齐长城走到龙元村后,其中一段北上,在明长城外侧顺着山坡行走,沿项家沟、大井沟、野猪口,一直与明长城并行,到冯西沟一带出境;还有一段则从龙元村南下,经丁家梁过宁武县阳方村,转到阳方口,直达宁武东山,再经过宁武到原平、代县,一路向东走去到了河北。因此,龙元村就成了北齐长城横向与纵向的交汇点,成为中国罕见的北齐长城的“结”,当地称为“神池结”。
神池境内明长城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筑,是连接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的重要战略防线。在这里,明长城出宁武县北上,经大水口村进入神池县龙泉镇龙元村,再向北进入朔州境内,随后向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入神池境内,蜿蜒至烈堡乡鹞子沟,向西北进入偏关县。神池县的明长城由龙元段、项家沟段、丁庄窝段、鹞子沟段、南寨段、野猪口段6大段组成,共存墙体14小段,长20746米,大都为黄土夯筑和石砌。在这段长城的沿线上,现存关堡14座、敌台7座、马面98座、烽火台70座、相关遗存壕沟2段。
提起神池县的明长城,最出名的要数野猪口长城段,这段长城也是神池长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由“一长城”“一关”和“一堡”组成。其中,“一长城”指的是野猪口长城,起点位于神池县烈堡乡南寨村北,止点位于烈堡乡大沟村西北,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4000余米,墙体为土墙,敌台和马面位于墙体之上,这些土墙有一大特点,就是现存墙体的剖面,大都呈不规则的梯形;“一关”指的是位于墙体东侧、倚墙而建的野猪口关,这里东临野猪沟口,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野猪口关的平面呈不规则形,由东墙、西墙、南墙和关门组成,关门坐西向东,东墙随山势由片石垒砌,墙顶呈阶梯状,而南墙夯筑而成,略显单薄,西墙的保存相对较差,土石混筑的墙体,上部基本不复存在,仅存下部;“一堡”指的是位于南寨村北660米河谷东侧的野猪沟堡,堡子平面呈长方形,四角设有角楼,西墙正中设有马面,堡门开于南墙正中。
据明嘉靖山西提学廖希颜所著《三关志·地理总考》记载,嘉靖十九年巡抚山西都御使陈讲议曾说道:“三关地利以宁武为中路,莫要于神池,宜将中路参将设于神池,增其军至三千人,与利民堡守备一千五百人,宁武守备二千二百人,共为中路一大营,则阳方口至野猪沟一百二十余里可划地守矣,上悉许之。”这样的防御体系建筑,足以说明明代时期国家对北方边关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野猪口长城功能类型齐全,建筑艺术精美,有烽燧、挡马墙、城址、界壕等,是个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很强的军事工程,在长城中都十分罕见,文化价值颇高。
八角堡,位于神池县南高山下八角镇。据张溱介绍,这里是明朝时期三关边防的要塞,属于山西镇宁武道。“当时,山西镇宁武道的中路下辖宁武关城、盘道梁堡、神池堡、八角堡、利民堡。这其中,八角堡与利民堡、神池堡呈‘品’字形布局。”张溱说道。
八角堡在历史上是宁武府所辖神池县的一个重要军事城堡。堡城内设东西城门楼各一座,并置有都司署、把总署、关帝庙、城隍庙等建筑。据《神池府志》载,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砌砖堡圈周长4里,高3丈5尺,有东、西、南三门。八角堡当时地处神池关与偏头关防务联线,东南接神池堡保卫神池,西连西峪口驰援偏头,东北走利民堡与朔州呼应。这样,八角堡和利民堡、神池堡就形成了三角形布防格局,同为三关边防要塞。所以,明朝嘉靖年间,八角堡设守备,统辖四堡,统驻守军377人。到了清朝初年改为八角营,派驻有守备、把总等官员,分掌军事和政务,常驻守军240人。雍正初年,神池堡建为县,八角属神池管辖,改八角守备为都司佥书;乾隆年间,又改为把总(武官);光绪时八角军事上属神池营。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八角堡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个军事堡城。
现如今,八角堡主体保存完好,整体形状呈正方形,每边长约500米,整个堡墙均为砖石垒砌,现只有南墙残存,墙高8.5米,厚4米。“这里的城砖硕大,在长城中都十分罕见,足证八角堡当年之重要、防御之坚固。”说起八角堡名字的由来,张溱打开了话匣子,“其实八角堡城内既无八角楼阁,也没有其他八角形建筑,为什么要叫做‘八角’?这里面有一个神池当地流传的故事。”据张溱讲述,八角堡的原址在现在城东北的土堡遗址,形状方方正正,传说建造之时,四周土墙已经筑起,正准备垒砖,有一天夜里,工人们忽然发现一团五色光环从北面飘忽而至,落在筑城标记木橛上,光环里隐约出现一只五色狐狸,一会儿,光环和狐狸一起飘去。第二天,施工标记不见了。官员和工人们循着昨夜光环飘去的方向寻找,结果发现木橛插在城南一里外的地方,人们拔起木橛,便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官员们立即命令工人们掘井,但见水源旺盛,泉水清甜,再看四周,北高南低,易守难攻,于是便按木橛所指,另筑新城。城堡建成后,便取“拔橛”的谐音,起名八角堡。
关于八角堡曾为明代边关重镇的历史佐证,明代诗人高叔嗣《苏门集》中有诗《宿八角》,形象地写出明朝时期八角堡守关将士严阵以待、日夜思乡的情形。
编辑: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