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之屏藩——偏关

2022-11-18 08:45:50 来源:汇通风情广场

  五台山旅游网11月18日消息 偏关为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偏关县古称林湖、始称偏头关、偏头寨,五代置偏头砦,元改偏头关,清改称偏关县。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于神池、朔州两县(市)毗邻。县境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58 千米,全县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

  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偏关县的由来,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 又据《偏关县志》,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

  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除了广为人知的老牛湾,还有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百里长峡中的最美回环”的乾坤湾。乾坤湾被中外专家学者定义为太极八卦图的天然发源地。该县历经3年将乾坤湾一个单纯的自然景观提升为凸显阴阳、天地、乾坤为一体的有丰富内涵的旅游风景区。

  长城古堡为是偏关县的军事要塞。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护城楼,曾为偏头关2000多座烽堠的统领,发现外敌入侵,此楼遂发出山西镇的第一个信号,可惜上世纪中期,惨遭拆毁。

  在复建过程中,万世德这个偏关走出去的明万历蓟辽总督的事迹被重新整理挖掘出来。据称,由于其后代激烈反清,家族惨遭屠戮,史书上也将其御侮事迹悉数掩盖,但为超度随其保家卫国牺牲海疆将士亡魂的龙华盛会却被一代一代保留下来,并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修葺一新的护城楼通高28.8米。

  偏关历史悠远,景观颇多,自古有古十二景、古十景、古八景。其中十分壮观的古八景则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据《偏关县志》记载,明朝以来,在众多文人骚客的审美筛选,《偏头古八景》逐渐形成,其中有“偏河曲流”、“文笔凌霄”、“玉清真境”、“石沼兴龙”、“金驼沙埋伏”、“暖泉冬草”、“驼洞斗蝶”、“溪洞流山”。

原标题:【山西风景】三晋之屏藩——偏关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