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山的传说:你听过吗?
五台山旅游网11月15日消息 陀罗山以佛教经典命名,位于忻州城西北22.5公里处。该山西南为上寺乡,西北为阳坡乡、温村乡,东部为合索乡,周围十公里;为忻州市境内西部山区一个突出的山峰。山顶为南北走向,海拔1503.2米,其东是以断层与盆地相接,山形挺秀,高出云表,巍峨磅礴,险峻异常,怪石嶙峋,悬崖欲坠,松柏繁茂,花草丛生。
据传康熙皇帝游陀罗山,走南面马头山登顶。村前有路,山路好走。碰上马头村姑,貌美无比,许以为妃,带到山顶,还专为其建梳妆楼。马头村为此受益,据说永不纳粮。其爱妃曾于楼中梳妆,故称梳妆楼。
陀罗山除了以佛教闻名之外,还以孝道著称。清凉石的东面是舍身崖,北面就是文殊庙,文殊庙的附近有一条二尺宽的石缝,人称“鬼门关”,而鬼门关的西侧则是一条可以到达石缝底部的陡峭台阶,人们叫做奈何桥。据传当年流浪儿苏义为了救义父的命,孤身一人上陀罗山顶找阎罗王,历尽艰难险阻而义无反顾,他攀上这舍身崖,劈开这鬼门关,凿成这奈何桥。陀罗山历史上就是一处避暑胜地,这里留下过忻州籍大文学家元好问、傅山的足迹和诗篇。
传说中,陀罗山西面有一个村庄叫赤水,住着一个叫秋兰的小女孩,她是一个非常命苦的人,出生不久就失去了母亲,邻居见她可怜,所以就主动帮她哺乳。
秋兰跟邻居家的男孩年龄差不多,两个人从小就玩得非常好。有一次,秋兰的父亲因为上山砍柴发生意外去世了,从此以后,她就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邻居觉得她非常可怜,而且跟自家儿子又玩得如此之好,所以就收留了她,并且让她成为了家里面的童养媳。
秋兰虽然是童养媳,但却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从小被虐待,公婆对她很好,完全拿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她从小跟丈夫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很深,他们成年之后,在父母的见证之下自然而然的成了亲,并且生下一个儿子。
本来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非常幸福,父母身体健康,家境虽不是很好,但日子也过得非常平淡,儿子很可爱。可没想到,突然天降横祸,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他们所有的农作物都没有收成。再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不能没饭吃,丈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只能外出谋生。
那个年代跟现在有所不同,那时候交通并不发达,外出要翻过东边的这座陀罗山,山路崎岖,路不好走,秋兰不放心,一直把丈夫送到山那边,直到望不到影子。
丈夫走了以后,秋兰就在家里面等着他回来,可从此以后,竟然没有他半点消息,丈夫就像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一去不复返。秋兰每天都背着孩子,站在山头上望着远方,她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够突然从远方出现,可这一切都只是她的期望罢了。
经过多年的等待,秋兰的行为终于感动了上苍,有一天,山上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秋兰背着孩子跑到一山崖处躲避,暴雨过后,村民们出来寻找秋兰和孩子,却哪里也没有他们的踪迹,只是在她避雨的地方,留下了一块石头,看起来刚好像一个女人背着孩子,眼神痴痴地望着远方,人们便将这块石头叫做望夫石。
陀罗山的东边是奇村镇,传说奇村这一代曾是一片叫做“秀容湖”的大湖,而湖的中心有海眼通着大海,后来文殊菩萨口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移来一座大山镇住海眼,使湖水退去,这才有了奇村的万顷良田。双乳湖、金山湖、银山湖据说就是古秀容湖的遗留,而这座镇海之山就是忻州第一名山——陀罗山。因为它是文殊菩萨口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移来的,所以叫做陀罗山。为了纪念文殊菩萨的功德,山上建起了文殊庙,每年四月初四文殊菩萨诞辰日,这里也要和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一样举行一年一度的古庙会。
陀罗山的奇特在于:在海拔1542米、面积15亩的主峰山顶上,有一块面积约一亩大小的清凉石,而在寸草不生的清凉石上居然长着一株古松树,这就是著名的“孤松独石”,“陀罗孤松”被列为忻州古八景之首。
峰顶东侧,是垂直而下的石崖;悬岩百丈高,峥嵘而陡峭,齐若力剑裁,又如电雷割起名曰“舍身崖”。立于极点,眼界开阔,松涛阵阵,钟声悠扬,真是景致荟萃,妙难名状。
相传有一对姑嫂有隙,兄嫂将小姑骗至舍身崖边,乘其不备推入崖下,小姑被山风扶托,坠落崖底而安然无恙。人们都说这是小姑做了好事,文殊菩萨相救,所以山顶的文殊菩萨庙越发显灵,拜佛的人也越来越多。
朋友们,看了陀罗山的传说,你想去走走吗?
原标题:陀罗山
编辑:侯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