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三十七):清代康乾盛世下的双井村金山寺
繁峙上双井村金山寺
五台山旅游网10月8日消息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初期的康乾盛世,既是清代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清代康雍乾时期,为中国开辟了广袤的疆土,对边疆真正实现了有效军事控制和行政管辖,形成稳定的国家统一局面。“东西两汉两个王朝和唐王朝都曾为中国增加了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不久就失去了,而清政府为中国增加的领土,超过从明王朝承袭下来的四倍”(柏扬语)。
古人云:用武开基,以文致治。清初文化学术事业盛况空前。历经百年编纂的《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是三大标志性文化典籍。乾隆年间《红楼梦》的问世,当时北京流传着:“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佳话。黄遵宪评论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同光,万古不磨者”。到了清末,已经出现了“红学”研究。
清朝二百六十八年,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个成就来之不易,超越古今。
顺治参禅康熙崇佛
顺治是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他曾说:“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宴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多尔衮)薨,方始亲政。阅读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发愤读书”。顺治帝十四岁亲政,除了处理军国大事外,每天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即能背诵。前后读书九年,曾经呕血。他曾在座右自书:“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励。
顺治帝是从20岁开始接触北京海会寺憨璞和尚,了解佛法大意,赐其为明觉禅师。次年召玉林通琇和尚入京,多蒙问对,赐其为大觉普济禅师。玉林名通琇,系临济第三十一世,即磬山圆修之弟子。顺治帝对其执弟子礼,自号“痴道人”。又次年,木陈道忞携其弟子旅庵本月、山晓本皙等到京。顺治帝亲至方丈室问法,不令其称臣致拜。道忞还山时,帝亲自送出北门,赐号宏觉禅师,并从容握手道别,情逾师友。由此可知,顺治帝参禅,必有心得,绝非一知半解之徒可比。
康熙帝雄才大略,勤政六十一年,是中国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位圣主。他自言弱龄读诵经史,未暇览佛经。虽未向顺治帝一样亲领禅悦,而其在位六十年,对于佛教,禀前代成规,多加保护。每当南巡时,若遇山林学道之士,优礼有加。康熙帝亲制重修天竺寺碑文写道,“能仁之量,等于好生。佛道之成,关乎民隐。特使般若之门,随方而启,仁寿之域,举世咸登”。儒释一致之思想,昭然若揭。
康熙帝尊祟佛教,一生五次朝礼五台山,赐予梵文藏经二部,匾额五十五块、作诗歌十五首、碑文二十余通、修葺寺院二十余座、赠送渗金佛菩萨像七尊,做了各种法会八次,敕赐金银六千余两,资送珍物难以计数,人称“佛心天子”。
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登临繁峙境内的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敕命重修并亲撰碑文:“西台绝顶有法雷寺焉,方广化城,文殊密宇。琉璃布地,霄邻挂月之峰……悯此伽蓝久废,饬其瓴瓦重新……庶使龙象行时,金阁远符大岭,狻猊坐处,神光复现”。他在《北台眺望》诗中写道:“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雍正参禅乾隆刻经
雍正帝于禅门,颇有造诣。他在《御选语录》中说:“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章嘉呼土克图喇嘛,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竟此事”。章嘉呼土克图喇嘛,人称“章嘉活佛”。
雍正帝自号圆明居士,既喜禅理,又提倡净土,以鉴禅门空洞的流弊。净土祖师,以莲池大师为楷模。他认为明代莲池大师所著《云栖法汇》一书,皆正知正见,“朕欲表净土一门,使学人宴坐水月道场,不致歧而视之,误谤般若”。
雍正帝编《御选语录》十九卷,收于《万续藏》第一一九册。隋朝李士谦以佛比日,以道比月,以儒比星,而雍正帝认为不必作此拘碍之见,但于日月星本同一光处,说明三教是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
胤正帝朝礼五台山文殊菩萨,从繁峙南峪口入山,作《清凉纪游六首》,有“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无边觉海毫端入,八水源头不用参”的禅味诗句。
乾隆帝二十五岁继位,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全国人口超过两亿,耕地面积达到七百四十万余顷。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清朝最为荣耀的时代。
乾隆帝《四库全书》历十余年告成,《翻译藏经》则费十八年乃成。他说:“以祸福趋避教人,非佛之第一义谛也。第一义谛,佛且本无,而况于祸福乎”。以祸福引诱众生,使众生止恶向善,是佛教的方便法门。国语《藏经》有一百八函,六百九十九部,二千四百六十六卷。乾隆帝希望通过翻译藏经,普及中外人民,以成就他海内大一统的人生理想。
据统计,乾隆帝一生六次巡礼五台山,修寺十六座,作诗二百余首,题联匾五十一块,刻碑十一通,沿路兴建行宫二十一处,仅五台县境内就有三处:台麓寺、白云寺和台怀行宫,耗银12万两。乾隆帝追寻皇祖圣迹,登繁峙境内东台顶,写出“积雪山皱白,经霜叶染黄。圣踪余想象,云际辨微茫”的优美诗篇《望海峰恭依皇祖元韵》。
上双井村历史地理
上双井村,隶属于山西繁峙县砂河镇管辖,北距川草坪村约2.5公里处,川草坪村是繁峙境内四处宋代六郎城遗址中,最大的一处。海拔1542米,城墙随山势而建,城池呈不规则形,东西和南北最宽处约有500米。当地老乡说六郎城的土丘下面埋有宝藏,无人能知。
六郎城的前方有一平坦的场地,叫“教场梁”,是当时杨六郎练兵的地方。囤积马草之处,名叫“垛草坪”,后因地势平坦,改为川草坪。附近有“马槽峪村”,为杨家将在此饮马的地方。界牌岭村原名为箭牌岭,是宋代杨家将练习射箭,模拟互攻,立箭牌的地方。杨家窑村为杨家将后人居住地。村中有圆峰寺,历史悠久。
从川草坪村北行约五十里,便是大、小石口,为雁门十八隘口之一。《宋史》记载:“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其中大、小石口距上双井村较近,历代均有驻军防守,原属繁峙管辖,解放后才归入应县。
明《山西通志》认为:“城池之设,所以为保障居民计。山西控临边徼,防御尤严,宜其规制崇壮,他方莫及,至于乡镇屯营亦各设堡,防御亦密矣”。繁峙负山岩,距关塞,古来为争战之地,昔人称其为窥三晋之奇道,犯燕赵之捷经,实乃宋辽设兵,国之门户要冲。
繁峙境内从西往东为:马兰口墩,三十里至茹越口墩,三十里至小石口墩,十里至大石口墩,四十里至北楼口墩,五十里至浑源州城,东南五十里至太安岭墩,五十里至团城子墩,五十里至瓶形(今平型)岭墩。大石口,小石口相距10里。从上双井村抄近路,到小石口仅有约30余里路程。
上双井村双井河
繁峙上双井村由新旧村两片组成,旧村位于西面的山腰间,海拔高度1228米,新村位于东面的山梁上,海拔高度1295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全村最多时有100多人,张、樊二姓是大户。在繁峙辖区内,该村是占地面积最大的村落。
在上双井村西北的山顶上有古堡,不知建于何时。从村西小路经印坪村、小石口,向北再行一百余公里,便能到达大同马市得胜堡、杀虎口。
从嘉靖十三年(1534年)开始,蒙古骑兵多次南下犯边,烧杀掳掠,结果酿成了“庚戌之变”,繁峙军民捍边御辱,慷慨悲壮。隆庆五年(1571),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蒙和好,互通有无,为后来晋商成功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乃至涉足欧亚提供了契机。
因为明朝山西大同马市,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晋商。有了晋商,才有了闻名于世的“走西口”。据《绥远通志》记载:“于是内地人之经商懋迁者,务农而春去秋归者,皆有流动而渐进为定居,由孤身,而渐为家室”。其时,“边境休息”,“烽火不惊,三军宴眠,边圄之民,室家相保,农狎二野,商贾夜行”。互集市上,商店鳞比,各有名称,有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延长四五里许。可见其交易盛况与规模。其间,仅山西一省走出内蒙古的人就多达1300多万。
明蒙互市兴起,商业繁荣,山西多个府县通过马市,成为北方地区颇有名气的商埠,出现了“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的景象。
到了清初,满汉一家亲。山西商人因清廷政策上的鼓励与支持,同时凭借自身地利之便,开展对蒙、俄贸易。可以说,清代晋商对蒙俄贸易,属于典型的长途贩运贸易,其南下购茶北上贩运,茶马互市,互通有无,几乎走遍大半个清朝版图。其贸易商品上自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包。与此同时出现“行商”与“坐贾”商人。他们或组建商队、驼队,或者建立商行、商号,有组织有计划得将货币投资于商品贸易领域,以期获取高额利润。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商品贸易的最大商号,单就其商号中的伙计就达数千人,商品贸易额就达一千万两白银。此时,仅在外蒙地区的晋商人数就达十一二万。
可以说,晋商的崛起,支撑着清初康乾盛世的半边天。
综上,山西繁峙上双井村地处历史古道重要节点,可为蒙汉商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有利于解决蒙汉商人住宿饮食问题。另外,繁峙境内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伽蓝数百,好善重学。又土地肥沃,花果茂盛,水资源丰富,是历史上水稻、小杂粮、中草药等理想种植产地,可为蒙人提供丰富米粮商品,甚至包括官市禁绝的犁铧、铁锅、菜刀、针线、盐碱、糖果、布绢、锻绸等生产、生活资料,受到蒙人的欢迎。蒙商带来的商品有牛、马、驴、羊及皮毛制品、肉制品,蒙古刀具、茶具等。
上双井村金山寺原貌
沱阳古刹金山寺
繁峙上双井旧村金山寺,是历史上滹沱河北岸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据寺内石刻介绍,该寺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移建于此。其地势岭似龙形,山水还绕,鳞凤盘旋,左右两泉,四时常春,实乃神圣托迹之地。
《上双井村金山寺重修功德碑序》,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共二方,现存寺内。
据李宏如《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中碑文拓片载:“上双井村有金山寺者,远而稽之,历年有旧。近而述之,事有可考。自大明万历之秋,而后移于此”。寺院一进二院,规模宏大。原有佛殿三间,地藏殿三间,龙王殿三间,伽蓝殿、祖师庙、正楼三间,神棚、戏楼、观音阁、天王殿,钟鼓二楼,大小山门。
清乾隆年间此次重修,主要是新塑奎星一尊,以接文运,又开正门一处,以通内外,其余仍因旧规稍为整饬,雕梁画栋、垣墙焕然维新,神棚戏楼、鲜然可观。
经理会首人:张子月、柴爱、樊应让、郭质、张庆、张天成。可见村中张姓是大户。
到了清代同治二年,即1863年,因四方善人踊跃乐输,各施己资,金山寺得以重修。这次重修共刻碑四通, 其余三通为布施花名碑,可见布施人名之多。画工细加丹臒,金碧辉煌,士民春祈秋报,风调雨顺。《金山寺重修碑志》由文生樊廷举、李郁谨撰并书。此时,樊氏已成为村中旺族,人材辈出。
近年,金山寺在原址重修,更加巍峨状观。
2022年拍摄的金山寺
结语
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道场的佛教圣地。清初四帝为了团结汉、蒙、满、藏等民族,巩固江山社稷,多次巡礼五台山。四大活佛皆来此诵经传法,蒙藏信徒更是岁时来叩,使五台山成为蒙藏信徒朝礼的圣地。乾隆帝认为:“蒙古诸藩皆尊佛法重黄教,我皇祖于此建寺居于喇嘛,内外各扎萨克岁时来叩,允神道设教之意也。”
明清时期的晋商,行走商路五百年,创造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历史奇迹,成为当时中国十大商帮之巨擘。笔者认为,繁峙近水楼台先得月。上双井村金山寺地理位置殊胜,位居繁峙砂涧驿与大、小石口历史“茶马互市古道”上,明清五百年间,为蒙汉商人和到五台山进香的僧俗,提供住宿、饮食方便,是其主要的香火来源。因此,金山寺成为僧众云集、祈福护佑、慰藉心灵,六百余年不衰的繁峙沱阳古刹。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清凉逸人,山西繁峙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重阳节焚香沐手敬作于繁峙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为繁峙县宣传部命名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点,繁峙县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站。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的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行广大无碍之事业。(贺先森,清凉逸人)
编辑: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