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七岩山宋代“惠应圣母”信仰的源流演变(上)

2022-09-14 16:41:08 来源:史志忻州

  五台山旅游网9月14日消息 中国女神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就出现了红陶女性头像,相关出土遗存表明女性头像处于被尊奉和祭祀的地位。神话传说时代又出现了女娲、西王母等女神信仰和崇拜。随着历史发展及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在各个地区产生了许多地方女神信仰。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七岩圣母信仰在宋代真宗咸平四年(1002)忻州地方官祈雨祭祀时称为“七岩山娘子神”,宋代徽宗崇宁元年(1102)朝廷赐额封号为“惠应圣母”。祈雨功能在明代又发展成为祈嗣功能。千百年来,当地庙会传承不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保持着完整的传承脉络,属于典型的地方女神信仰。

  一、七岩山惠应圣母庙所处自然环境及相关历史遗存

  1、定襄县地理环境

  定襄县位于山两北中部忻定盆地东部。北与原平市接壤,南与太原市阳曲县和盂县相连,西临忻府区,东接五台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西、中部为盆地,北、东、南三面群山环绕。其中北部诸山为五台山余脉,南有居士山、七岩山、丛蒙山等,统称系舟山,属太行山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43%,半坡丘陵约占15%,平川约占42%。境域内平均海拔700—800米,南部系舟山最高峰为柳林尖山,海拔2101米。境内河流属海河水系,滹沱河、云中河、牧马河从西向东穿境而过。主要池泉有吕布池、沙村泉、白村泉、七岩泉等。本县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7度。年均降水量413毫米,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清雍正五年版《定襄县志》云:“地狭贫,士多无耻之守,里鲜经营之业。勤稼稿,急赋税,服检素,闺阃谨严。惟疾病信巫,丧祭释,婚姻竞财,犹当约之以正也。”可见古代定襄可以耕种的土地较少,生活贫困,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巫术和佛教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2、定襄县历史建制沿革

  西汉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阳曲县移往太原县界,阳曲故城改置定襄县,属新兴郡。北魏仍名定襄,永安中改为永安郡治,北齐废。武成帝时,平寇县冶,隋开皇十年(590)并入秀容县。唐武德四年(621)于今治复置定襄县,属忻州。宋熙宁五年(1072)入秀容县,元祐初年复置定襄县,仍属忻州。金、元、明、清均不改。民国属雁门道。1948年全县解放。1958年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1961恢复定襄县。

  3、七岩山圣母庙地理位置及相关文物遗存

  七岩山圣母庙位于定襄县南王乡黄场峪村东南约1千米的沟谷里,沟谷平面呈“U”形,东南——西北向,南北深约2千米,东西宽约0.2千米,谷口北距定襄县城约9千米。沟谷东部现为七岩山,西部为居士山。两山峭直挺拔,高出沟谷近千米,山体为石灰岩,沟谷两侧山体上形成众多的石灰溶岩洞。在沟谷中部东面的山体半山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溶洞,洞口西向,南北宽约15米,高约6米,东西进深约60米。洞内西低东高,分为三个部分,初入洞口北侧建有圣母祠,为近年新修建,再进为滴水泉池,明代文人雅称“惠泉”,民众俗称“捞儿洞”。最深处为磨笄夫人塑像,也为近年新塑。在圣母祠前洞口处,1985年又塑代王像一尊,侍从2尊。真正能够称得上七岩圣母庙文物就是从宋代到明代关于圣母信仰碑刻,已经移位保存在了定襄县文管所。

  经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实地调查,主要遗存有:

  (1)北魏神龟二年(519)佛教徒比丘慧端等八十余人造像碑记。保存在沟谷东侧半山中的一个自然石窟内东壁上,造像磨灭,碑文漶然,存部分人名和年号:“比丘慧端……神龟二年岁次己亥七月十五……八十余人等……”。

  (2)东魏天平三年(536)创建的七宝山灵光寺。北魏造像窟对面山谷西侧山体半山腰处长约6米、高约4米的摩崖上中部雕刻千佛、七佛像,大像高可25厘米,小像高可8厘米,南侧刊刻碑铭,首题“漆宝山灵光寺创建碑刊记”,末题“大代天平三年岁次甲辰九月已亥朔二十七日立”,碑文内容为雕凿千佛、七佛、发愿僧众、地方官僚为渤海王高欢祈福,其次宣扬弥勒信仰,发愿“上至兜率,与弥勒佛会。下生人间,公王长者,衣食自华,见存安稳。”参与造像发愿信众三十余人,有僧慧端、僧尼慧圆、永安郡太守刘廻光、代郡太守肆州主簿郭贵、定襄县令王文稷等,摩崖造像上部有分流雨水的“人”字形沟,还有椽孔,说明摩崖前有木构建筑遮蔽风雨,保护佛像。现存摩崖前建筑为1996年新建。

  (3)北魏摩崖造像石。近年七岩山景区建设时清理出土,七岩山文物管理所保存。长约1米,高约0,7米,雕刻释迦佛龛。

  (4)北齐天保七年(556)广武令赵郎奴摩崖造像及发愿铭文。原本在回光窟北侧的崖壁上,1986年崩塌掉落在神灵坡。上部雕刻内容为释迦佛及胁侍菩萨,下部为发愿文及参与信众,官僚有7个县的县令,分别为“卢奴(定州)、广武(代县)令赵郎奴,平昌(汾阳)、阳曲县(阳曲)令刘道胤,三(参)合县(左云)令邢品,善无县(右玉)令尉清周,俎县令赵曹奴,驴夷县(五台)令杨猛。另有随从官属随从和地方掌管佛教事务的都维那等信众,人数近60人。

  (5)北朝禅窟2。内四壁无雕像,为僧人坐禅习业所用。

  (6)唐先天二年(713)摩崖佛教造像。位于从沟底去往圣母庙中途崖壁上。

  (7)卧佛洞唐代造像,位于七岩洞北面山崖中部,2001年5月7日,留晖村民挖出长1.8米的一尊石灰岩涅槃佛像,还有两个弟子立像,典型的盛唐时期造像,可能是唐代会昌毁佛时埋藏。可惜,涅槃像丢失,弟子像保存在河边民俗博物馆。

  (8)唐代中期佛教造像龛。位于圣母洞窟西北侧崖壁上,雕刻三世佛和千佛。

  (9)唐代无字摩崖碑。位于唐代先天二年摩崖造像北侧,崖壁上雕刻出碑形,从螭首可断定为唐代遗物。

  (10)唐开元十八年(730)忻州刺史房焕撰写的摩崖铭文。位于沟谷口东侧崖壁上。内容为忻州刺史房焕外出监采铜矿到此一游,开篇宣扬祖爵,继而赞美七岩山“山川绮错,寔曰秀容。金峰作镇,木水荡胸。汉皇忻口,夏后前踨。表栖白鹤,山列青松。”

编辑:和青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