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容书院,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2022-08-10 09:36:45 来源:忻州日报

  五台山旅游网8月10日消息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绵延千余年,遍布全国各地。

  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分别为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山西忻州市忻府区,有一座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秀容书院,它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为清代忻州最高学府,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是当时三晋驰名的书院之一。

  秀容是忻州的代名词。北魏永兴二年(410年)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期间称秀容,后称忻州。

  秀容县在忻州历史上存在了188年,秀容书院得名于此。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当时的忻州知州鲁潢认为,“幅员辽阔,民户殷繁,家有盖藏,人丰囊橐,讴吟弦诵之声不绝于耳。”

  于是,决心创建书院,并取名为秀容书院。秀容书院从启动到建成,历时两年,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成开学。

  古代书院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地理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创办者竭尽全力希望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脱离喧嚣繁杂的场所,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中国古人理想的读书场所就是茂林修竹、环境清幽的山林之间,远离尘世,心灵安静。

  因此书院一般建在偏僻、静谧、优美的名胜之地。

  秀容书院选址于忻州西南最高处的九龙岗,占的是原忻州儒学旧地。

  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以前,忻州儒学和文庙都在城西南九龙岗上,所谓“有学必有庙,庙以崇奉孔子,学以长育人材,俾学孔子之道也。”

  旧文庙原在九龙岗上的文昌寺一侧。《忻州直隶州志·学校》云:忻州儒学“旧在治西南九龙岗上。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建。”明弘治五年(1492年),王轩任忻州知州时,文庙连同儒学,由九龙岗迁徙到学道街。九龙岗旧儒学与文庙俱废。

  书院东面是文昌寺和白鹤观,据遗山先生《天庆观记》载,白鹤观始为七圣观,后改为天庆观、白鹤观,创建于唐天宝年间。这里居高临下,俯瞰全城,城区尽收眼底,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金代大文豪元好问曾吟诗赞道:

  九龙岗上望青川,水色悠悠接远天。绝似江南风景好,烟波只欠钓鱼船。

  秀容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忻州儒学存在之时,儒学生员的名额有严格限制。据记载,雍正二年前,每年入学名额为15名,第二年增加5名,为每年20名。而且身份也有限制,一般贫寒之家的子弟不可能入学。书院创建后,入学名额大大增加。

  秀容书院突破了儒学对生员名额的严格限制,使更多的生员有机会进入书院就学,对山西忻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明显的标志是科举中举幅度陡升,正如知州鲁潢在其《新建秀容书院碑记》中所说的那样:“人文蔚起,科甲蝉联,多士汇征,为屏为翰”,文武双全者“率多秀容书院中人。”书院西侧的通天衢牌楼上悬挂的“十隽匾”,便是为彪炳10名举人而设。

  秀容书院和中国古代的其他书院一样,设有书院主讲和总理院务,当时叫山长,也称院长、皋比,儒林丈人,设一名;讲习数人,负责教学;学生称生员,功课为《四书》《五经》《文章正宗》,以及《八股制艺》《五言八韵》等。秀容书院历任山长今可考者有崔嶫、薛河东、赵宗先、董宇炜、郝椿龄、米毓瑞等六人。

  自1775年秀容书院建成后,又经历任知州的维修与扩建,使书院亭阁错落,花木扶疏,别具风韵。嘉庆十七年(1812年),知州邱鸣泰“又劝捐重修,添建屋宇、牌楼。”

  咸丰二年(1852年),知州华典“谕令绅士续捐,并自行捐兼,发商生息,酌定章程。”同治八年(1869年),知州戈济荣对书院进行了最后一次修缮。

  到19世纪末,封建科举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于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巡抚岑春煊的授意下,秀容书院改为新兴中学堂,此即最早的忻县中学,也是全省乃至全国书院改学堂的首例。

  从乾隆四十年(1775年)秀容书院创建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新兴中学堂,秀容书院在忻州历史上共存在了127年。

  书院改为学堂,其最大的变化是教学内容的变化,也就是学生所学课程的变化,特别是增设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一改过去只是读经讲经,学做八股文,以预备科举考试的那一套学习内容。

  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合乎世界潮流的一大进步。从此以后,在忻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才开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学校。

编辑:张惠如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