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彼朔方
五台山旅游网11月21日消息 “朔州”地名出自《诗经》名句“城彼朔方”,朔方,意为北方。以此为源,历史上先后衍生出朔方郡、朔方县、怀朔镇、朔州、北朔州、南朔州、朔平府、朔县、朔州市、朔城区等一系列“朔”字地名。它产生演变的历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完整再现了两千年间北方边塞的历史风烟。朔州市境位于桑干河上游,其主要源头溹涫水即今朔城区神头泉。“溹涫”原义为沸滚,本形容源泉沸腾涌动之状,后胡汉译言讹写为“桑干”。桑干河平川是中原与漠北的过渡地带,也是历代农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主要区域。战国赵国破楼烦,秦筑马邑城备胡,汉击匈奴,五胡崛起,北魏筑畿上塞围,隋唐北御突厥,五代沙陀兴师,宋辽交兵,明代设卫筑边等史事都发生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
战国楼烦故墟
朔州市朔城区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北狄民族的后裔“楼烦之戎”。“楼烦”一名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赵国与周边的秦、魏、韩、齐、燕、中山等强国相邻,而北方面临的是楼烦、林胡、东胡三支强悍的部族势力。《史记·赵世家》所谓“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中的“三胡”,即指此三支部族。
赵武灵王时因国力孱弱,屡败于周边各国。在不变革即灭亡的严峻形势下,他大胆学习楼烦人的衣冠制度,在全国推行以胡服骑射为标志的改革方略,一跃而为北方强国。随之击败楼烦、林胡,在新开辟的疆土上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我们推测,雁门郡当为楼烦故地,云中郡当为林胡故地,代郡即原代国地。三郡的设置极大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北狄文化的交流融合,使雁北、河套等地区得到早期农业开发。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指出楼烦大致方位在晋国以北。《赵世家》中赵武灵王谈到赵国周边形势时说:“西有林胡、楼烦”,可知楼烦在赵国的西面。春秋末期,赵襄子已灭代国。赵武灵王又将赵国疆域扩张到大同盆地。《赵世家》:“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於西河而致其兵。”以上史籍中的“晋北”“赵国西”“西河”几个地名方位均指向了今山西的西北部。由此判断,战国楼烦的故地大致在今大同市区以西,黄河以东,明长城以南,雁门关以北,包括今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的部分区域,其核心区就是今天的朔城区一带。
朔州市朔城区在历史上还留下了“楼烦县”“楼烦乡”“楼烦关”等相关地名。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在雁门郡设置楼烦县。《汉书·地理志》记载:“雁门郡,秦置。县十四,楼烦,有盐官。”应劭在集解中注释:“故楼烦胡也。”汉景帝时在楼烦乡置阴馆县,《水经注·㶟水》:“东北流,出山,迳阴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楼烦乡旧址在今朔城区东南里仁村与夏关城村之间。
上世纪80年代,文物部门在朔州市朔城区西南梵王寺村发现古城址。民国《马邑县志·舆图志》所载:“楼烦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废址犹存”,当即此地。考古专家根据资料判定为秦汉楼烦县古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1300米,东西500米,四面残存城墙。城址上有大量汉代筒板瓦残片。城址周边分布着从战国、秦汉到北朝时期的墓群多处,曾发现过战国铜剑、汉代陶器等文物。
楼烦古城址南3公里为阳方口,即唐代的楼烦关。清光绪《山西通志·关梁考》:“阳方口,即宁武关口也。旧《通志》引《唐志》云:‘管涔山北有楼烦关’,证为今阳方口。”
马邑城即今朔州城
今朔州古城的前身是秦汉陉北名城“马邑”。马邑城在朔州来治之前已经是屡载于史书中的军事重镇。其地处于中原与塞外间的交通要隘,扼代北之咽吭,在历代民族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如《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郎将张耽“战于马邑,新首三千级。”《魏书·太祖纪》:“帝亲勒六军四十余万,南出马邑,踰于句注。”
而就马邑含义来历而言,也有一段当地妇孺皆知的故事。故事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晋太康地记》等地志中。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故事俚俗无稽,难以尽信,马邑之名当与这里驻防军队养马有关。从马邑古城周边大量的战国墓群,及出土印有战国鉨抑铭文“马邑市”的陶器分析,“马邑”出现要早于秦代,应该是赵武灵王占领楼烦故地之后出现的地名。
现存的马邑故城址位于朔城区旧城外围地段。城址呈方形,边长约1800米,四面城墙已经不同程度损毁。清雍正《朔州志》记载:秦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在此筑城,原城周“九里十三步”。秦汉为马邑县治所。北齐天保八年(558)在马邑城的基础上重筑为北朔州治。元末因兵少城空,省去西北,将朔州城缩小至“东南一隅”,以便防守。这便是明清以后的朔州城。
秦代于此置马邑县,属雁门郡。西汉初,以韩王信居太原为韩国,镇守北部边防,韩王信以晋阳距边塞遥远,乃请以马邑为韩国都城。汉武帝时,马邑守将聂壹、王恢在这里曾部署过一次伏击匈奴的计划,终因计划失败导致了汉匈关系彻底破裂,汉武帝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讨伐匈奴战争。这一划时代的伏击计划,史称“马邑之谋”。
自北齐始,马邑城成为北朔州的治所,“朔州”地名开始在马邑落脚生根。
为何称北方为“朔”
“朔州”之名源自《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诗句描述了周天子派南仲为将,北伐玁狁,筑城塞北,以保家邦的故事。诗中的“朔方”意谓“北方”。
“朔”和“北”在字义上又有什么关联呢?这还要追溯到上古先民对于天文学的原始认识,特别是他们对一年四季与地理四方之间关系的理解。相传帝尧为了掌握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订历法,命羲和的四个儿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东、南、西、北四方,各司春、夏、秋、冬四时。《尚书·尧典》记录了这个神话故事:“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古人根据天地四方确定了四季,并以四方特点为之命名:东方日出晴亮,故名“暘谷”;西方日落曚昧,故名“昧谷”;南方日照光明,故名“明都”;北方背阴幽暗,故名“幽都”。
其中的北方称为“幽都”。幽是一个象形字,像两丝相并,本义指微小。“两丝”下面加火(后人讹为“山”),意思是熏黑看不清,《说文》:“幽,隐也。”而“朔”字也同样有“幽暗”的义项。《说文》:“一月之始谓之朔日。”每月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地面看不到月光,古人将这时的月相称为“朔”,初一日称为“朔日”。朔,在造字构形上为“从月屰声”,“月”为形符,说明字义与月有关。“屰”为“逆”的初文,义兼声,是指朔的月相与地面相反相背,又以朔日无月光,故此引申出“幽暗”之义。
正因为“幽”与“朔”同义,所以古人把北方称为“幽都”,也称为“朔方”。《尚书》说:“宅朔方,曰幽都。”再如《玉篇》释“朔”:“北方也。《书·尧典》:‘宅朔方,曰幽都。’《传》:‘北称朔。’《疏》:‘朔,北方也。’”秦汉以后设置的政区名“幽州”和“朔州”均出自《尚书》中幽都和朔方的典故,寓意其位置在北方。太原城大北门本名“镇朔门”也同此含义。
宋代朱熹在解释《诗经》“城彼朔方”一句时,误把“朔方”作为地名,并考证在“今灵、夏等州地”,显然是错解了朔方是“北方”的本意。“朔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名,是在西汉元朔二年(前127)设置“朔方郡”时开始。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北伐匈奴,于是年收复河南地,并撷取《诗经》之句“城彼朔方”为名,设置朔方郡。“朔方”地名含义高古典雅,指位准确,反映出汉王朝“敷文化以柔远”的大一统胸襟。
朔州地名的迁徙
西汉朔方郡城址在今内蒙古境。东汉末,北方长期战乱使沿边诸郡并废。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将朔方郡、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上郡,缩编为朔方县、定襄县、云中县、九原县、定阳县,同时迁入今山西北部,置新兴郡统领之。这是“朔”字地名第一次迁入山西境内。西晋时,朔方县改名广牧县,其治所旧地在今寿阳县宗艾镇北部的桑凹古城。
北魏时期,为防御柔然南侵,魏太武帝效仿“周命南仲,城彼朔方,赵灵秦始,长城是筑,汉之孝武,踵其前事”之故事,在北边设立军镇,其中著名的“怀朔镇”即取义为“安抚朔方”,旧址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城库伦。当时戍守北镇的军人都带有家口,称为府户。由于镇将利用权力腐败,与府户们矛盾对立渐趋尖锐,终于在北魏正光四年(523)兵民杀镇将反抗,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为了尽快平息民怨,魏孝明帝采纳大将李崇的建议,宣布改镇为州,怀朔镇改为“朔州”,府户一律免为平民。但是为时已晚,六镇起义相继又引发了关陇、河北、山东各地的大暴动,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史称“孝昌之乱”。
孝昌战乱中,朔州治所又从今内蒙古境侨治于今山西寿阳县城。这便是《魏书·地形志》所记载的“朔州,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今寄治并州界。”这是“朔”字地名第二次迁入山西。
在这场战乱中遭受破坏的还有今山西境内的很多郡县。如介休县城被山胡焚毁后,东魏孝静帝重新修筑介休城,又迁朔州军人驻守,并在介休设置南朔州。因与寿阳的朔州相对,故加“南”以区分。南朔州和其他州郡不同的是“但领军人,不领郡县”,与介休县无隶属关系。
北齐天保六年(555),高洋将侨治于今寿阳的朔州裁汰,又在今朔城区西南的楼烦故城设置“北朔州”。其命名原因是这一带的戍守者为怀朔镇等六镇军户,且与介休的南朔州相对而名。天保八年(557),北朔州又移治于马邑城,即今朔州市区。“朔州”地名随着北镇军民经历了长期的辗转迁徙,最终在马邑城“定居”下来。
隋开皇初,在此置朔州总管府,大业初改马邑郡。唐武德初复名朔州。五代唐在朔州东置寰州。五代晋天福初,朔州、寰州作为“燕云十六州”的组成部分划归契丹。金、元仍为朔州。明洪武十年(1377)在州城置朔州卫。清雍正三年(1725)朔州卫并入朔州。1912年废朔州,改为朔县。1988年3月设立地级朔州市,原朔县行政区域改为朔城区至今。
原标题:山西地名解谜 | 朔州:城彼朔方
编辑: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