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交城美景——玄中寺

2023-09-18 18:18:30 来源:携程旅行

  五台山旅游网9月18日消息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城向西北驱车约10公里,便可见一条曲折蜿蜒而又平坦的山路,这条路直通向远处的高山。顺着山路经过层层山峦,一路美景尽收眼底。

  行至一处,路边一座高大的石碑赫然而立,上书六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此时,仿佛一股浓浓的檀香扑面而来,即便你从未到过此地,依然会猜到,就在前面不远处,定会有座深山古寺。没错,山路的尽头就是玄中寺。

  玄中寺掩映在石壁山的翠绿丛中,如果有缘,会恰巧看到一只或者几只褐马鸡在悠闲地散步。不要奇怪褐马鸡见到人不会躲,是因为数年来,它们经常到寺院里觅食,早就跟僧人们和谐相处,这也是玄中寺特有的别样景致。玄中寺的山门就在悬崖峭壁下,大门两端分别写着“世界净土祖庭,神州大乘圣地”。再往上走一段坡路,会看到寺庙的牌楼,上书:净土古刹。由此,玄中寺的古老与重要地位已一目了然。

  是谁在这儿依山而建的寺庙?玄中寺又是如何成为净土祖庭的?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玄中寺,原亦称石壁玄中寺、永宁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创建者就是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初祖昙鸾大师。

  关于昙鸾创建玄中寺一事,曾有人提出疑问,认为昙鸾的出生时间与玄中寺创建时间不符。在现有的资料记载中,大多认为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即公元476年,而玄中寺的创建时间是公元472年。从这个时间看,说是昙鸾创建了玄中寺的确矛盾。那么问题来了,玄中寺到底是不是昙鸾创建的呢?北魏与今天相隔一千多年,历史长河亘古悠久,所有的史料和史籍在烟波浩渺中历经无尽的颠簸流离才能留存至今,这其中各种失实、失误或失传都在所难免。比如,有史料称昙鸾曾撰写过《安乐集》两卷传于世,实际上,《安乐集》是他的后世弟子道绰所撰,昙鸾写的是《往生论注》。所以,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纷杂的线索中,找出更翔实、更合理、更严谨的依据去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现存于玄中寺的《弥勒像颂碑》刻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碑文有详细记载,玄中寺的创建者就是昙鸾。另有史料记载说,北魏延兴二年,即公元472年,昙鸾就已经在主持玄中寺的初建工程,与《弥勒像颂碑》的碑文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昙鸾的生年不可能在承明年间,至少应该在北魏延兴二年之前。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是现存于玄中寺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文记载:“时大魏第六主孝文皇帝延兴二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方就”。《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是寺僧惠妙、惠志所立,刻于大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五月二十三日,记载的是唐穆宗特赐田庄大兴修建玄中寺始末。综上,虽然昙鸾准确的出生年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昙鸾是玄中寺的创建者已无需再质疑。

  我们已经知晓,昙鸾大师是在五十一岁那年遇到北印度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并从菩提流支处得到了佛教中真正的解脱生死之法,即净土宗根本教义《观无量寿经》,并决定从此虔信净土,专弘净业。实际上,那个时候,昙鸾已经是一名高僧,他自号魏玄简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梁武帝称他“肉身菩萨”,魏孝静帝称他“神鸾”并敕住并州大寺。

  昙鸾并非离开菩提流支后就去了石壁山,而是对净土教义和思想做了深入研究之后才离开并州大寺,目的是广弘净业,劝化众生归信净土。这时,昙鸾大师建一座寺庙,以此来实现宏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说,玄中寺作为一座专弘净土的根本道场可谓应运而生。

  并州离交城的石壁山较近,这大概也是昙鸾选中石壁山建寺的主要原因之一。古时的石壁山丛林浓郁,四季流泉不断,谷深崖陡,山峦耸秀,一条文帝深沟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余华里,而昙鸾大师就选在沟半位置建寺,背山面壑,环境十分幽静可人,非常符合“净土”意境。

编辑:韩乐豪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