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的城市变迁
1985年的榆次对于从大同师专分配至晋中艺校的我来说,基本上是陌生的。因为此前我仅是在1984年春(或许是1983年秋)开学前往大同时,专程在榆次火车站下车,到晋中师专看望同学到过一回。除此以外,那就仅限于耳听了。那次到榆次时,好像是在晋中师专上学的田青、杨艳芬等同学接的我。我记得,出火车站向东的路并不宽,路两边栽有高高的杨树,骑行一段向北折行,便有出城身处郊外的感觉。到了晋中师专稍事休息,便上宿舍楼看了看其他在师专上学的同学。午饭后,又在杨艳芬和另一位同学的带领下,通过新建街,穿过石太线,走过晋华街,到晋中拖拉机厂看望在那里实习的、我的发小张光明同学。晚饭后,在田青所在的师专东部靠马路的宿舍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便乘车前往大同。此次的榆次之行,除了看到晋中师专的硬件设施及住宿条件确实比大同师专的好外,并没能让我对榆次的历史及榆次城有多少细致和全面的了解。当我后来来到榆次,并开始从事史志编研工作后,才多少对榆次有了一些了解。
据《榆次市志》记载,榆次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约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时属晋,为大夫姬奚(即祁奚)的封邑,有“魏榆”、“中都”之称。而“中都”者,为“中行氏之都”之意。战国时,始有“榆次”之名。《战国策·黄歇说秦昭王书》“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也”的记载,成为榆次之名最早见诸史书者。不过,关于“榆次”之名的来历,清乾隆《榆次县志》载说,上古帝(部落长)榆罔的后裔在榆社境内建榆州国,因榆次与榆社“相次接属”,因以称榆次。这就是说,榆次之名与榆州国有关,与榆社有关。到赵成王二十年(前246)时,榆次始建县制。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榆次并入晋阳。九年(448)置中都县。景明元年(500),恢复榆次县建制。北齐天保元年(550),复称中都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再复榆次县名。五代后周时,属北汉京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灭北汉,以榆次为并州治所。太平兴国七年(982),在阳曲县唐明镇设并州治所,榆次复县制。1948年9月,榆次城区成立榆次市,归榆次县管辖,次年3月10日改为城关区。1954年5月,以城关区及郊区三乡为基础成立榆次市。1958年,撤销榆次县、寿阳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榆次市。1960年,恢复寿阳县。1963年,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1971年,恢复榆次市,榆次县政府迁驻长凝。1975年,榆次县政府迁驻榆次。1983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榆次县,并入榆次市。
这也就是说,在我1985年来到榆次时,榆次县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事实上,要不是翻看志书或听人们讲起,我当时压根儿不知道还有榆次县一说。不过,在我来到榆次稳定并熟悉后,与晋中艺校的几个同事一起前往源涡村玩耍,翻过猫儿岭,走过新华街,看到路北的院内一栋红砖楼房时,家住源涡的同事就曾说过“那就是榆次县委县政府原来的办公楼”的话,后来不知是为了办什么事儿,我还骑车到过那个院子,进过那栋好像是三四层楼的楼房。
关于榆次城,由晋中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2010年6月出版的《晋中市志》卷四“城乡建设”第263页载曰:“晋中市城区,即榆次城,始建于汉代。”“位置在今城区北,‘周回二十一里’。隋开皇二年(582),按古代礼制中‘州郡府城,城方五至七里’的规制,在现城区处建新城,周长5里,开南、北、东三门。此后,历经唐、宋、金、元各代,城廊逐步兴建增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于南门外修筑南关土城,周长3里,开小东门、小西门、郭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史记事开通榆次城西门。”“清末民初,战乱纷争”,“榆次城墙及门楼多数被毁。”
而在第267~269页记载“道路建设”时又曰:“隋开皇二年(582),榆次城初建,共有东街、南街、北街3条街道。此后,历经唐、宋、金、元各代,榆次城区街道逐渐增多。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于南门外修筑南关土城,建南关大街,南起郭门,北至南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史记事开榆次城西门,修筑西门街,东起南街,西至西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太铁路建成通车,在榆次城北建车站,从北城门口向西北至车站开通西大街。民国13年(1924),晋华纺织公司成立,在厂房西侧修筑晋华街,南侧修筑黄龙港街。同年,榆次魏榆电气公司成立,开通东大街。到民国25年(1936),榆次城区共有街巷63条。”
编辑:张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