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古刹群胜景资寿寺 彩塑壁画藻井并称“三绝”

2023-08-16 10:36:19 来源:山西青年报

  五台山旅游网8月16日消息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资寿寺,因位处王家大院之侧,安于静升古镇之中,被冠以“处于山明水秀之地,立于人杰地灵之乡”的美名。寺院山环水绕,水秀山青,古树交荫,风景秀丽,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胜景。

  古寺创建于唐代咸通年间,是以佛教为主、道教为辅的和合型寺庙。这座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千年古刹,曾经并不被人广泛知晓。古寺再次名扬海内外,缘于一段十八罗汉头像流失海外复归灵石的传奇故事。寺内的雕塑、壁画和藻井,并称为“三绝”。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这座千年古刹,回顾传奇,欣赏“三绝”。

十八罗汉像劫后复生

  资寿寺创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历代均有修葺。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和灵石县政府投巨资对其进行了修复;1986年列入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1993年9月1日,整修一新的资寿寺正式对外开放。3个月后,三大士殿中的明代十八罗汉头像被盗。十八罗汉彩塑堪称 “明代彩塑艺术珍品”,体型优美,神态逼真,色彩清淡朴实,花纹自然流畅,更可贵的是该塑像保存完好,从未修葺粉饰过。这一震惊世界的部级文物被盗案,半年后在公安机关的全力侦破下,案犯全部落网,可十八罗汉头像却流落海外。

  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先后用重金在我国台湾和日本、东南亚购得十八罗汉头像。1999年3月29日,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十八罗汉头像回归故里。

  1999年4月,灵石县有关部门将修复罗汉像的重任交给了承袭祖业的民间雕塑家郭成保。4个月后,修复完毕。十八罗汉重附金身,环绕在主体雕像三大士旁边。2001年,资寿寺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寿寺现存的建筑、彩塑、壁画,几乎都是明代作品。只有寺庙的规制,是唐宋时期寺庙的固有规制。寺前八字影壁横置,尊天阁居中轴线前列,阁下券洞可南北通行,依券洞向北铺设通道,建“法王古刹”小坊。

  寺院中轴线上分置前后两院,前院东西房原奉观世音菩萨和伽蓝护法神祇,被毁后改筑窟洞,移多宝寺三身佛奉之,前面有天王殿。后院设有四殿,分别为十二圆觉殿、三大士殿、弥陀殿、二郎殿。后院中间为大雄宝殿,东为弥陀殿,西为药师殿。寺西侧有方丈院、禅堂院、迎宾室、观音阁、藏经楼和真武阁等建筑。

  大雄宝殿为资寿寺正殿,该殿前檐设廊,殿顶黄绿琉璃剪边。天王殿顶也是黄绿琉璃剪边,而且保存完好。明清时期,黄绿琉璃为我国皇家建筑特征,但从寺内现有碑文来看,该寺1000多年来均是民间集资创建、修葺,究竟该寺与皇家有无关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大雄宝殿房顶两边的鸱吻年代较早,是元代作品。

彩塑堪称艺术珍品  

  资寿寺有140余尊彩塑,堪称“我国明代彩塑艺术珍品”,个个逼真传神,反映了当时我国民间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天王殿有4尊彩塑,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大雄宝殿塑有三世佛,即中间法身毗卢遮那佛,东边报身卢舍那佛,右边应身释迦牟尼佛。这些彩塑略有损伤,但造型、衣饰、相貌、手法等明代特征依然可见。

  药师殿塑有药师七佛,佛的头像背后透空镂刻“药师七佛”4个字。弥陀殿的彩塑是同时代作品。圆觉殿又称 “弥勒殿”,位于寺内后院东面,以内奉十二圆觉菩萨而得名。殿内释迦佛像很像五台山南禅寺内的释迦佛像,艺术水平颇高。

  三大士殿塑像以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为主体,两边为十八罗汉像。文殊、观音、普贤像都保留有唐宋时期的余韵。十八罗汉像的造型、神色、气质、风韵,惟妙惟肖,尊尊体型优美,件件色彩、花纹淡雅朴实,其服饰均为明代着装,是明代衣饰图案的活标本。

乡间寺庙出现彩藻

  资寿寺内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彩塑、壁画、藻井,并称“三绝”。

  药师殿的殿顶两侧用正方形天花板装顶,每块天花板上都绘制着彩色的团形花草图,一板一形一药,代表着中药草。在殿顶中部,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藻井,设计精致,整齐有序,层层收缩,顶部是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正中间是一条金钩木雕蟠龙,围绕蟠龙的是八卦乾、巽、坎、艮、坤、震、离、兑。矩形藻井由两层斗拱组成,中间是二龙戏珠造型。这种奇特工艺,在我国寺院建筑中是鲜有的杰作,而彩藻的使用,在古代只有皇家建筑和寺庙才可使用,而彩藻出现在这一乡间寺庙,着实令人寻味。

  资寿寺历经1100多年,保留下来的建筑、雕塑、壁画、藻井等均为明代作品,唐代物品只有大雄宝殿前的一对石兽,可早已斑驳风化。宋代遗物有《大宋受公预修幢记》一块,元代遗物有关将军殿窑洞一孔及寺北山梁之上的僧塔一座,该塔为元至正八年 (公元1348年)僧人元裕等为“传戒法宗师”宝璨所造,天王殿殿顶两侧的鸱吻也为元代遗物。

  灵石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历年来,灵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措施,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为灵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灵石县委、县政府再次挥笔绘下蓝图,以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为机遇,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多元融合发展、提升品质内涵、规范服务管理,全县旅游市场活力十足,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卢亚)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