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释迦牟尼
五台山旅游网4月6日消息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俗名悉达多,姓乔达摩,是古代印度西北部喜玛拉雅山下一个迦毗罗卫的地方(在今尼泊尔境内与印度交界的提拉科持)。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
依中国佛教的史料记载,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6年,他活了八十岁,与我国春秋时的孔子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
按印度当时的传统习俗,摩耶夫人在即将临产之际,必须回娘家去生孩子。就在她回娘家的途中,经过一个叫做蓝毗尼的园林,生下了悉达多。摩耶夫人在产后七天去世,悉达多由姨母波阉波提夫人抚养长大。
由于出身王族,所以悉达多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他学过婆罗门教的经典,还练习过骑马射箭等武艺。他的父亲净饭王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继承自己的王位,成为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英明君主。太子成年后,净饭王又为他娶了邻国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还生有一个孩子,名叫罗睺罗。
但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悉达多太子并未按照他父亲的愿望成长。舒适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未使他陶醉而消磨忧患意识,而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状况更令他感到困惑,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和烦恼现象,反而使他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莫测,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为了摆脱那些束缚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种种烦恼,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和解脱,于是在他二十九岁时,他决定出家修行,企图寻求一条能够解脱身心痛苦和烦恼的道路。
那是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的悉达多太子悄悄地离开了对他抱着极大希望的父亲和妻子,放弃了他那豪华而舒适的生活,骑上一匹白马,悄悄地出了王宫。他在一个森林中,脱下华贵的衣服,换上了修行者常穿的简易服装,还剃去了须发,以显示他坚定的出家修行的决心。净饭王得知悉达多终于离家出走,无可奈何,只好在亲族中派了侨陈如等五个青年作为侍从跟随他。
悉达多出家后,曾先后求学于当时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宗教学者,跟从他们学习,但这些前辈学者并没有解决他所希望解决的问题,他也并未从他们的思想学说中找到自己要寻求的真正解脱之道,于是便先后离开了他们。后来他来到尼连禅河岸边,与那里的苦行者一起修起了苦行,以期通过对肉体的磨炼来得到精神的自由。
冬去春来,一晃已经过了六年。在六年苦行生活中,他尝尽了千辛万苦,然而得到的却只是枯槁的容颜和赢弱身子,并没能达到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脱。事实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决定放弃苦修。
他走到尼连禅河中,一洗六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慢慢恢复了体力。当时随从他多年的五个侍者见他放弃了苦修,又喝了牧女奉献的牛奶,以为他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努力,感到十分失望,便离开了他。
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尼连禅河边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面对东方,结草打坐,并发誓说:“我今如不能证得无上大觉,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起此座。”经过了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在禅定中他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烦恼魔障,最后终于在一天的黎明时分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从而成了获得无上大觉的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过去跟随他的五个侍者宜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鹿野苑说法是释迦成佛后第一次说法,在佛教史上称为“初转法轮”。这次说法,他阐述人生的苦恼,世事的无常,生死轮回的无穷无尽;分析了人生之所以产生苦恼的原因,证实涅桑寂静境界的奥妙和欢悦,并向他们指出解脱轮回、永离苦海、通往涅粲彼岸的修行之路,这就是佛教所说释迦成佛后“初转法轮”时所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之理。
五个侍者随即投入佛陀门下,成为佛陀最早的五个弟子。鹿野苑初次说法,侨陈如等五人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创立。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