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普陀山第一奇石——磐陀石

2020-07-15 14:36:50 来源: 普陀山文化旅游

磐陀石上暗飞霜,吹入香炉作道场。

破衲睡来天镜晓,清辉五色在扶桑。

《磐陀石上看日出》—汤显祖

  在普陀山,有一块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磐陀石。它左右悬空,凌空孤峙,石身与底座衔接处间隙如线,似断若连,看似摇摇欲坠、险如危卵,实则稳如磐石。而“磐陀夕照”说的是便是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该石位于普陀山西天景区,由西山入口拾级而上,途经心字石,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后这块奇石便映入眼帘。

  石上有“磐陀石’(候继高书)“、”大士说法处”、“金刚宝石”、“西天”、“天下第一石”等题刻。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细细观察侯继高题写的“磐陀石”三个大字,笔力遒健,势如飞天。却发现“磐”字的舟字少了“舟”字的钩,“石”字上多了一点

  据说侯将军题字时,大石左右摆动,摇摇欲坠,于是他将磐字上的一点移于石字之上,在石字上加了一点,磐陀石便稳稳当当地固定住了,自此平衡稳固

  这或许只是个传说,但从书法角度来看,“磐”字笔画太多,钩笔被省略掉以其视觉效果更好,而“石”字笔画较少,为了使整幅字看起来相对平衡,所以多一点,书法艺术中叫作“补白”,侯继高的书法造诣在石字上可谓神来之笔的妙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石”《说文解字》解释为:“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而这个多一点的字,在字库中就可以找到,明代的《正字通》称:“同‘石’。隶加一点(一画)作(见下图),象碎石形。”汉《祝睦碑》中亦有“登山镌”。

  所以说,“石”字中的那一点原来指的是碎石。“口”为大石,“、”为小石,古人造字何其周详!

  而“磐”字因结构复杂,各部之间需要相互避让,故书写时“舟”可以不出钩(很多人把“舟”字下面的一点当成钩了)。

  故而,“磐陀石”刻石,可不是什么错别字哦!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呢?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