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峨眉山丨一生必访的108佛教圣地

2022-04-29 08:50:08 来源:华人佛教

  五台山旅游网4月29日消息 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山志》言,“以普贤视峨眉,不啻沧海之一滴;而峨眉有普贤,则如芥子纳须弥。所以虽僻处西陲,但名高五岳”,自古就有“峨眉山水秀”、“震旦第一山”的美喻。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禅意峨眉,在文化学者米广弘墨下体验峨眉格局。

峨眉格局,在其高

  巍巍中华,自有脊梁。峨眉山是大地隆起的“急先锋”,从四川盆地拔地而起,直上九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向支撑之一。

  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全山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东沿摄身岩,直上直下2000余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断崖之一,动人心魄。

  峨眉山在佛教界号“大光明山”,金顶有“银色世界”之称,可谓“神仙的观景台”。万山一顶,高山仰止,这样的高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峨眉格局,在其阔

  峨眉山由大峨、二峨、小峨三山构成,范围广大。因为有高度,有依靠,不狭隘,不憋屈,能见度好,四顾无碍。

  东望岷嘉,平畴万里,村庄点点,炊烟袅袅,大江中流;北望蒙雅,青衣南来,郁郁苍苍,云山叠翠;西望康巴,雪山绵绵,万山来朝,大气磅礴;南望金沙,竹海翻卷,凉山苍苍。

  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做人要有宽度,只有胸怀大家,开放包容,乐于奉献,才会欢喜到底。峨眉山自远古至今,从不封闭,从不保守,从不落后。

  南方丝路、茶马古道从此穿行,文化交流互鉴从未间断;凌云大佛、万年寺普贤铜像、伏虎寺千佛铁塔、东风堰等,万古风流。宝掌结庐,东坡放歌,沫若东渡,中西合璧,古今圆融。

峨眉格局,在其丰

  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处亚热带,集中了丰富的风景地貌,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丹霞(红砂石)、岩溶地貌精彩纷呈,尤以玄武岩最为有名。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既是道教圣地,是三十六洞天中的虚灵(陵)洞天,相传财神赵公明、药王孙思邈等在此修行,现存飞来殿、纯阳殿、九老洞、白龙洞等遗迹;更是佛教圣地,是四大佛教名山中的普贤道场,有大佛禅院、报国寺、伏虎寺、洪椿坪、中峰寺、万年寺、洗象池、接引殿、卧云庵、华藏寺、十方四面普贤等胜迹,佛教文化、建筑艺术、造像艺术驰名中外,尤以报国寺宋代瓷佛、伏虎寺离垢园、万年寺无梁殿、“三宝”、大佛禅院弥勒殿、普贤大殿、乌木观音、根雕孔雀明王像和金顶十方四面普贤像称绝。

  峨眉山文武兼备,文有东坡、嘉州画派等,武有杜心武、峨眉武术等。到峨眉山,既可品尝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好茶,又可享用雪魔芋等美食。

峨眉格局,在其长

  峨眉山地处中华对角线(胡焕庸线)和北纬30度两条世界奇观带的交叉点上,最是滋润,最宜成长,源远流长。

  峨眉载天载地,天人合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做人要有深度,咬定青山不放松,有定力,有恒心,身体力行,自然会有成就。

  相传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来此问道,得养生之法、治国之道。李白来此听蜀僧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而后“夜发清溪向山峡”,仗剑出川,成就“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浩荡正气。

  东坡在山麓耳闻目染,勤学苦练,胸中有丘壑,腹中有乾坤,“峨眉翠扫雨余天”,走出四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宝印法师两下中峰寺,一赴成都昭觉寺继承圆悟大师衣钵,二赴杭州主持临济宗祖寺径山寺,陆游赞其“十坐道场,心法之宗……师之出世,如日在空”。

峨眉格局,在其化

  峨眉山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这里抬升、激荡,与“世界屋脊”碰撞、交合,化育万物。

  春夏秋冬,晨昏昼夜,峨眉山变幻无穷,是灵醒之山、觉悟之山,云海、云瀑、雾凇、佛光独步天下。

  春山如笑,山花烂漫;夏山如滴,空翠湿衣;秋山如妆,层林尽染;冬山如挺,放大光明,四时之景不同。

  特别是山腰双水井至接引殿一带,四季迥异,以冬雪最为壮观,山下秋风瑟瑟,山中云瀑翻滚,云海之上丽阳高照。揽峨眉之胜,任何时候都能有所得,但晴山不如雨山,雨山不如云山,云山不如月山,月山不如雪山。

  做人要灵动,有理想,有追求,不拘泥,不死板,乘势利导,自然充满活力。

编辑:石磊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