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寺: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
五台山作为佛经中授记的文殊道场,一直为汉藏佛教徒所景仰。其中,青庙,为汉传佛教寺院;而黄庙,则为藏传寺院。
镇海寺是著名的“黄庙”之一,建于明初,因其往昔寺主乃是章嘉国师之故,在名寺众多的五台山十分突出。第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为乾隆之上师,故世称“章嘉国师”。
在镇海寺中可以见到一尊由印度带来中国的古老观音像,这座像也是男身化相,面上可见到雕上了胡子,这相信是大家比较少有机会在内地见到的男相观音像。在日本,也有多尊古老观音像的面上有胡髯,明显地是男性身相。
镇海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千米的山坡上,海拔1600米,寺侧有一清泉,四季常流,名叫海底泉。寺侧有一清泉,四季常流,名为海底泉。相传海底泉为海眼,龙王的第九子贪恋一位民女,横溢成灾,百姓苦不堪言。文殊菩萨为了拯救生灵,使用文殊寺的大铜锅盖住海眼,又在铜锅上建了一座覆钵式的砖塔,镇海塔之名由此而来,而这座寺院也就称为镇海寺。
镇海寺因山借势,错落有致,从山腰到山顶形成步步高升格局。山豁口处有苍老挺拔的大松树,走在松树林间的蹊径,再听飒飒的松风,给人一促静寞幽深的感觉。入寺四望,南侧的山峰,长满密密麻麻的杉树和杨树,北侧的山巅上,千年古松出于岩石之中。这里是五台山的一处风景区,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山寺,在五台寺庙区还是少见的。
镇海寺于明代建造,内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御制碑文。寺前坡道崎岖,紧贴大院的前沿,树有幡杆,蹲有石狮,筑有山门、天王殿和钟鼓二楼。现存有四座大殿,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关公殿等,各殿佛像俱全,皆为清塑。其中观音殿又称文殊殿,殿内供奉有五尊菩萨,两侧是十八罗汉。
寺南侧为永乐院,清章嘉活佛的住所,院内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造,传为金顶玉葬。塔周雕佛传故事,上部为四方佛像,周设廊屋,画十大明王和十二圆觉菩萨。十五世以后,历代章嘉皆到此避署,蒙藏教徒朝山礼佛,多要到此,瞻礼活佛。
康熙五十年正月御制碑文言:“兹镇海寺者,乃交口之幽丛,当台怀之胜概,崇基峻刹,缁流禅诵之堂,奥境灵区,法驾经行之地。”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即末世活佛被袁世凯委任为北京、西宁、五台山黄教的首领,后来还担任了国大代表。末世活佛在五台山拥有极大权力,因镇海寺是他的行署,所以镇海寺的规模也日渐庞大。
章嘉活佛是一个黄教中历代沿袭的职位,其地位仅次于班禅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让其统管内蒙五十旗。第十五世章嘉活佛名叫饶补达尔计,住北京松竹寺,每逢夏季,来五台山避暑坐静。他看到镇海寺风景优美,来山期间常在这里居住,后来又将镇海寺改为黄庙。章嘉饶补达尔计在乾隆年间圆寂于北京,后灵骨运到镇海寺,始建墓塔。以后各代章嘉,均常住镇海寺。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