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名寺宝刹:万佛洞真容寺

2024-01-12 11:20:48 来源:五台山上

  五台山旅游网1月12日消息 真容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唐武宗灭法浩劫时,原寺尽毁。后于抗日战争前重修,因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万尊武宗灭法时所藏佛像,故曾名万佛洞。后经岁月沧桑,又亦渐败落,仅保留一座六面五层弘教大师灵骨塔。西麓下留存一处古窑址,窑址下方石壁之上刻有精美佛像,经考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真容寺复建缘起二零一一年,由五台山管理局恭请当代大德「上梦下参长老」驻锡复建,因长老已期颐之年,故命弟子隆明主持复建具体事宜。「真容」一词实译「本来面目」,法法本无法,是为「真」。相相本无相,是为「容」,度度本无度,是为「寺」

  山门殿于二零一五年竣工,殿前筑有三十七极台阶,表三十七助道品。牌匾承梁思成先生之学生吴良镛先生所题,设空,无相,无作三门,兽面门钉。三门分别代表智慧,慈悲,方便之解脱法门。入三门象徵著由此岸到彼岸,转烦恼为清凉。

  山门殿

  山门殿于二零一五年竣工,殿前筑有三十七极台阶,表三十七助道品。牌匾承梁思成先生之学生吴良镛先生所题,设空、无相、无作三门,兽面门钉。三门分别代表智慧、慈悲、方便之解脱法门。入三门象征著由此岸到彼岸,转烦恼为清凉。

  饮光堂

  饮光堂位于山门殿西侧,与客堂遥视,背倚山麓,远眺群茫,景色独处。牌匾承陈佩秋先生所题。饮光堂是真容寺的宾客接洽场所,在举行重要活动期间,也是迎请诸山长老、法师之处。

  客堂

  客堂位于一进院落东厢殿,负责对外联络与接待,堂口间协调,殿堂管理等具体日常事务,同时接送方丈手谕及牌告,传递本寺重要的信息与通启。

  见真堂

  真容寺一进院落的下方,坐落著真容寺‘见真堂’。佔地面积约九百平米,设东西两单。既为僧众求得见谛、悟道的禅堂所在,也是举办法会及活动的重要场所。

  鼓楼

  鼓楼位于天王殿西侧,为双层木构建筑,攒尖上须弥座宝珠,寓意光明无量,振发正念。法鼓竞鸣,正法久住。下层供奉虚空藏菩萨,菩萨头戴五佛宝冠,左手执持莲华,华台上有如意宝珠,右手作与诸愿印,于五色彩云之莲华上结跏跌坐,利乐有情。上层安放法鼓,晨钟暮鼓,亦于法会时集众报时之用。

  钟楼

  钟楼与鼓楼同为双层木构,坐落于天王殿东侧,攒尖上须弥座宝珠,寓意清淨光明,福乐绵绵。愿门广大不思议,慈心普遍等虚空。下层供奉彩塑地藏王菩萨坐像,钟楼上曾悬挂铜钟,寺院晨昏作息,均以敲钟为号。钟鼓二楼的牌匾均承傅申先生所题。

  天王殿

  重簷抱厦的天王殿为真容寺首庭殿堂,採用唐式“双楼一殿”的建筑佈局。东连钟楼,西接鼓楼。牌匾承上星下云长老亲题,宝顶鸱吻东西而望。重簷歇山屋顶,象徵人与世界的转化。殿堂内供奉天冠弥勒菩萨,四周奉有善察世变的四大天王。北面供韦陀菩萨,面朝大雄殿,护航佛法,安宁道场。

  观音殿

  位于二进院落西单,依大雄殿,与地藏殿遥应。牌匾承普陀山上道下生长老亲题。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之报身‘如意轮观音’。通体金色。顶有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冠有化阿弥陀佛,住天说法相。具六臂,或持法器,或结法印,表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之烦恼。

  地藏殿

  地藏殿位于大雄殿东单,与钟楼转廊相接。殿内供奉地藏王菩萨,显金身比丘相,手持锡杖,掌捧摩尼宝珠,趺坐莲台,低眉垂视,面朝西方。表以本愿自在之力,权巧现化,影应十方,度脱众生。

  大雄殿

  大雄殿坐北朝南,雄伟庄严,与天王殿北门相峙,为真容寺主体建筑。牌匾承真容寺法主上梦下参长老亲题。正脊两端置汉唐式贴金大鸱吻,寓意喷浪降水,法雨普施。屋面平缓宽阔,出檐深远,飞檐翼角舒展,大度飘逸。殿堂内供奉华严三圣,正中奉毗卢遮那佛,帝释天与大梵天侍奉与毗卢遮那佛两旁。西侧奉大行普贤菩萨,东侧奉大智文殊菩萨。殿内三壁绘有以‘十方贤圣朝毗卢’为题材的佛教壁画,重现盛唐佛教壁画艺术之精华。

  弥陀殿

  弥陀殿位于三进院落西单,殿堂中央供奉阿弥陀如来,光明彻照,端严慈祥。手结弥陀定印,捧持金莲,一念回光化爱河而成淨土,六根返本变苦海以作莲池。以示无量慈心悲愿,摄受人心。

  药师殿

  药师殿位于三进院落东单,光明晃耀如星月,智慧境界等虚空。殿堂内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手捧药钵,医治世人身心诸病,身如琉璃宝,希冀拔除一切有情生死苦厄,共成无上菩提。

  法堂

  真容寺法堂位于藏经楼下方,为重大佛事活动的举行场所。法堂中央设法台,台上安放案桌及法座,台下设香案,两侧为听法席。以供禅林演布大法之重地。

  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主体建筑群最北端,建于法堂之上,三层唐式木结构建筑。一层供奉释迦牟尼佛,东西供奉十八罗汉像。二层供奉报身卢舍那佛,文殊菩萨,及四壁观音。三层供奉佛舍利。藏经楼是真容寺的最高建筑,也是僧众修学之重要殿宇。

  五观堂

  五观堂位于真容寺东厢配楼北段,是僧众过堂用斋之所,在丛林中僧人依戒律之规,过堂之前应作五种观法而得名,古云“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编辑:郝文倩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