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居然有座“金銮殿”:显通寺

2020-10-13 16:26:48 来源:今日头条

  每座寺院有每座寺院的亮点。凡游览过显通寺的游客,都认为显通寺无处不闪亮,亮中之亮数铜殿。有位当代诗人,曾写过一篇歌颂这座铜殿的散文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望着它,就像读着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它朴实天然,又含蓄隽永。

  望着它,又像恋着一位绝代佳人。

  它雍容华贵,而又典雅大方。

  亮丽于我们眼前的这座金光闪闪的建筑,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铜殿,分明是一座金殿呀!不错,该殿的外表确实是金的,但内里却是铜的。为了保护这件稀世珍品,公元2000年,该寺僧众用金箱从外表装贴了一番。

  铜殿是显通寺中轴线上的第六座殿宇。该殿是由明代显通寺著名僧人妙峰祖师从13个省(当时全国共有13个省级一样的机构)一万户人家化缘得到的十万斤青铜铸造成的。据说,清圣祖康熙第二次朝台时,怀疑这铜殿内里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曾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宝剑狠劲劈向铜殿西北角那根铜柱上,结果证明彻里彻外货真价实。只可惜完美无瑕的铜殿从此在那根铜柱上留下一道裂纹。

  铜殿从里到外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其造型完全与北京故宫的金蛮殿相仿,只是比其小一点,可谓浓缩了的“金蛮殿”。重檐歇山顶。面宽4.7米,进深4.5米,高5米。比例十分协调,从外面看呈两层楼状,内里却是一座孤顶殿堂。上层四面各装六幅格扇。四周有青铜栏杆,似可供凭栏远眺,其实是上不去的。下层四面各有八幅格扇,格扇上分别雕铸着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老鼠盗葡萄等优美图案,形象逼真,活灵活现,高超的雕铸技艺令古往今来的游客赞叹不已!殿脊两端铸有两只跃跃欲飞的蛮吻。

  蛮吻,相传为龙王第九子,塑在这里起护卫铜殿的作用。殿脊中间装有一个葫芦状风磨铜顶,舒展大方,光彩熠熠。铜殿内正中供有铜质文殊骑狮像,高约一米,逼真的神态处处给人以敏慧灵秀的感觉。周围铜壁上铸满了铜质盛金小佛像,共一万尊。殿内的景泰蓝供器,均为康熙皇帝朝山时所赐。

  这座精美绝伦、价值连城的铜殿监制于荆州,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春运回五台山。因万历皇帝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五月兴工重修显通寺而没有安置,到万历三十七年显通寺竣工后,铜殿才被安置在这个地方。

  这座铜殿是按照万历皇帝的意图建造的。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建这座铜殿呢?这里还有一段十分动人的传说故事。

  相传,明代,五台山有位高僧,俗名福登,山西平阳(今临汾)人、法号妙峰。因其学法精深,遐迩闻名,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也拜其为师。一日,李娘娘向妙峰祖师请教:“何以乞子平顺?”妙峰答曰:“修殿、建塔、修桥补路。”李娘娘所以问此话,是因为穆宗病重,太子朱翊钧年幼,朝内重臣心怀叵测,一旦穆宗逝世,少主接位,恐难维持局面,故想求佛保佑。果然,穆宗突然驾崩之后,皇亲李良立即篡权,将李娘娘母子打人冷宫,断其水火,欲要其母子性命。李娘娘千方百计将太子朱翊钧托孤于大臣徐彦昭和杨波。后来,扫除奸逆,朱翊钧登基,改国号为万历。万历皇帝遵从母亲李太后的旨意,按妙峰祖师所嘱,尊崇佛教,大修寺庙,其中就包括这座铜殿。据传说,万历皇帝十分感激与孝敬母后,自己正筹划建造圣母祠之类的建筑,为母后乞福长寿,却得母后“修塔、建殿、修桥补路”的指示,窃喜自己与母后想到了一处,便嘱咐妙峰祖师为其母亲在五台山建造一座精美的铜殿。在建造中处处体现个“万”字,比如化缘一万家,用铜十万斤,铸佛一万尊,便是祝愿母后万寿无疆之意。

  虽然万历皇帝与其母后建殿的意图不尽相同,但却为后世留下了这件不朽的珍品。早在17世纪初我国就有了如此高超的铜铸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人民是所有奇迹的真正创造者。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在那“金蛮殿”前方间隔有序地排列着的五座高人云天的铜塔。那殿,那塔,精巧地组合于一处,使人会产生一种幻觉,这究竟是人间,还是天堂?

  此景只应天上有,

  岂知身在妙高峰。

  这种幻觉在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脑中就曾有过。

  拾级而上,便一步步踏上了令人心仪的“清凉妙高处”。

  这五座铜塔的东、西两座原铸造于明代万历年间,中间三座原为唐代所铸。后来,中间三座被毁,仅东、西两座留存至今。现在我们看到的中间这三座塔,是1989年至1993年补铸的。这五座塔组合于一起,按五方排列,暗含五台山的五座台顶。

  因每座台顶上均有文殊庙,塑有文殊像,故这五座塔又象征五方文殊。文殊菩萨在佛经中一般被认是佛陀的左胁侍,在五台山代佛行事,故这五座铜塔又名五方佛塔。从东及西,第一塔名为“成所作智塔”,隐合北台;第二塔名为“大圆智镜塔”,隐合东台;中间的塔名为“法界体性智塔”,隐合中台;第四座塔名叫“平等性智塔”,隐合南台;最西边的第五座塔名叫“妙观察智塔”,隐合西台。第一座塔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风雨剥蚀与历史变革,它是这五座塔中唯一未经修茸而安然无恙一直屹立至今的一座宝塔,因此就更具历史价值而弥足珍贵。该塔通高6.3米,是五座铜塔中最高的一座,这是因为它隐合北台,而北台是五座台顶中最高的,有华北屋脊之称,因而该塔也就最高。最西边的这座塔也是铸造于明万历三十八年,与第一塔同庚,但它在1985年翻修过,通高5.33米。

  这两座塔均为双层束腰须弥座,塔身由覆钵和十三层楼阁组成。其覆钵开有券门,内部分别供着西方无量寿佛和北方不空成佛。外部铸有图案和经文。楼阁每层八面,外铸佛像。自底及顶渐次收分,上置葫芦塔刹。这两座塔玲珑精巧,无比精致,当为明代铜塔铸造艺术精品。此二塔均系当时该寺僧人胜洪和尚建造。西塔除了上述的共同点之外,尚有一点不同,即西塔的塔座上多了一个小小的土地庙,由此生出一段美丽的传说,西塔也因此而自清代以来就更为游人所关注与喜爱。

  相传,清圣祖康熙有一次朝台来到该铜塔前,随便向陪他游览的该寺老僧问了一句,说:“这里庙不少,因何独不见土地庙?”老僧急忙指着该塔塔座上如拇指般大小的一个小铜庙说:“阿弥陀佛。启禀万岁,这就是一座土地庙。”康熙俯首细看,果真发现在拇指大的小庙内,有一尊小得可爱的小土地。康熙顿时龙颜大悦,笑着说:“好大的土地!”谁想,康熙话刚出口,庙中那小土地爷便跃然而出,跪于康熙面前,边磕头边大声说:“谢主龙恩!”康熙越加称奇。俗语说,主子嘴里没空言。随着康熙随便说笑的一句话,显通寺里的这个小土地,就被敕封为“山西大土地”。从那以后,凡参观铜塔的人,几乎没有人不过来参拜这位“山西大土地”的。游人都爱以喜悦的心情伸手摸摸它,这位小土地就时时纤尘不染而光洁得更加可爱。另外,这座塔因覆钵与塔座衔接处出现了裂缝,五台山管理局于公元1985年7月对其原拿原放地进行了翻修。

  7月10日,当拆开塔身时,发现塔内藏有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该经共81本,系明代万历十八年至万历三十四年,由30多人经16年时间手书而成。此部《华严经》在该塔中尘封了370多年,秋毫无损。装经的蓝色梵筐色泽尤新,“大方广佛华严经”七个金字黄灿灿光亮照人。整部经卷洋洋洒61万余字,字字工整清丽,庄重大方,实为佛经之明珠,书法之瑰宝,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中间这三座塔均是近年来补铸的,它们分别建在原来的八角石砌塔座上。隐合东台的“大圆智镜塔”,通高4.9米,塔座为双层束腰须弥座,底层铸有八大金刚、花卉等图案;上层各面铸有六尊欢喜佛像。须弥座上有八角围栏,饰有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绣球图案。塔座上面的佛钵开有券门,内供东方阿阁世佛,外部铸有“佛历二五三五年重建”和“圆智镜塔”字样。佛钵之上为“十三天”,宝盖上吊着20多个风铎。塔刹上装有三层宝珠,光亮华贵,闪耀天庭。隐合南台的“平等性智塔”,通高5.43米,塔座也为双层束腰须弥座,下层饰有64瓣莲叶,上层四面饰有花卉图案和重建时间。须弥座上置一个24面的空心葫芦,芦底有四尊力士肩负塔身。

  其余各面铸有佛像20尊。上面为八角十三层楼阁,每面铸有一佛二侍者,计有104尊佛像、208尊侍者。每层塔角挂一风铃,计有104个。宝盖为八角瓦垅楼檐,上置仰月和三层宝珠塔刹。该塔个性鲜明,新颖奇特,是一座罕见的组合式空心佛塔。中间这座隐合中台的“法界体性智塔”,通高5.5米。塔底为上小下大的三层八角须弥座,中层四面中间和上层四面上边,相间各有四尊力士,正面铸有重建该塔的时间,其余面上尚有狮子滚绣球、二象转法轮图案,大方华丽,耐人寻味。塔身三层,由三个24面的葫芦垛成。每个葫芦中间四面铸有佛像共计12尊,其中四面镌铸着《大日经》文,共计12篇。

  再上是饰有花纹的宝盖和光华耀目的三层宝珠构成的塔刹。这是一座造型独特、建造精美、国内十分罕见的葫芦形佛塔。这三座照原样复铸的新铜塔,从造型、工艺上看,均展现了当代高超的铸造艺术。这五座古今铸造业的精品佛塔荟萃于铜殿之前,既构成了五台山的一大景观,更衬托了铜殿的庄严与不凡,致使中外游客每到这里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