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五台山殊像寺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
现占地面积为六千四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正中文殊阁,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寺,寺内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文载:“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
大殿内文殊菩萨驾骏猊塑像,高约九点三米,如出神工,远近闻名。骏猊是狮子的古称,站在塑像前仔细观赏,那只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活脱生动。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
殊像寺是纯汉式寺庙。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山麓,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关于建庙的经过,殊像寺乾隆皇帝在<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中记述道:他陪同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山麓有寺叫殊像寺,相传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相的坟,塑有文殊像,所以叫“殊像寺”。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由于“满洲”和“文(曼)殊”音近,所以清初五世达赖向顺治皇帝上奏时,称清帝为“文殊菩萨化身大皇帝”。后乾隆皇帝受戒(乾隆三十六年在广元寺),也传言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修建同名寺庙。“兹于山庄普陀宗乘庙西,营构兰若,庄校金容,一如‘香山’之制,而殿堂楼阁略仿五台山,亦名‘殊像’,从其朔也。”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他认为在满族统治的国度里,不可没有满文经卷,又因庙内喇嘛都习满文,于是在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一共抄写3部存于此庙经棚。可惜这3部藏经一部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掠走,一部在法国巴黎,一部下落不明。另外,在河北省承德市内,也有一殊像寺。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侧,是一座汉族形式的庙宇。寺内正殿为会乘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 殊像寺是纯汉式寺庙。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山麓, 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