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圣境 | 五台山清凉寺
在五台山中台向西南延伸的两道山脉间,有一处山谷,谷间白云悠悠,清水潺潺,嘉木葱茏,山花烂漫,这便是清凉谷。谷之南有寺依山傍壑,就是清凉寺。清凉寺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是朝山佛教徒必到之地。
相传,远古时候五台山沟无清水,坡无绿草,黄土滚滚,满目荒凉,是文殊菩萨使用法力,才使这里气候大为改观。
一天,东海龙王邀请文殊菩萨到龙宫讲经说法。讲经毕,龙王为表示谢意,说:“龙宫所有的奇珍异宝,菩萨喜欢什么,我就当即奉送。”不料,文殊菩萨对别的珍宝都不感兴趣,只要檐下放置的一块黑石头。这块石头长有一丈五尺,宽有八尺,厚有六尺。你只要走近它,就会顿觉清凉异常。龙王连忙解释说:“对不起,这是一块清凉石。小龙出去布雨回来,大汗淋漓,只要躺在歇龙石上滚一滚,疲累燥热立刻消除。菩萨要什么都行,这石头嘛……”文殊菩萨见龙王面有难色,没有强求,便说:“既然龙王难舍,佛家不该讨施。我就此告辞了!”龙王深怕得罪文殊,就放了个大度说:“菩萨若能拿得动,就请拿去吧!”文殊菩萨走到这块黑石头前,默念几句咒语,忽然用手一指,偌大的石头变成指头大小,将其揣人袍袖后,便跨上青狮离去了。
文殊菩萨将带同的清凉石放置在中台下面的一片谷地,口念咒语,恢复了原形。清凉石立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凉气息,五台山从此就成了理想的清凉胜境。
如果你想亲眼目睹这块清凉石,就要去清凉寺。它就放置在清凉谷的清凉寺里。它还有一个神奇的名号“文殊菩萨说法船”,上面可以同时站40多人,人在其上,悠悠晃晃,那感觉真的像在听文殊说法,又像坐船行于水上,神秘而奇特。
清凉寺是五台山最早兴建的寺庙之一,佛教典籍中记载,寺为北魏孝文帝所建。大隋开运,佛教重兴,凡是伽蓝,并任复修。清凉寺也在文、炀二帝的扶持下得到修复,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唐代时,清凉寺成为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获得皇家的护持。长安二年(702年),女皇武则大自称神游五顶,敕命重建清凉寺。经过一年多的修建,清凉寺落成典礼,德感法师奉女皇之命率领100多名僧人,到清凉寺举办法会。当日祥云缭绕,五云佛手、天仙白鹿在空中显形。地方官员奏报女皇,则天皇帝非常高兴,封德感法师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住清凉寺。同年,女皇命左庶子侯知一、御史大夫魏元忠,请工匠雕刻玉文殊像,到五台山礼拜菩萨,第二年,送到清凉寺安置。在亲笔手书中,武则天表达了自己对弘扬佛道的赤诚以及不能亲自拜会圣境的遗感。她还令德感法师住持清凉寺,主管全国僧尼事。女皇对清凉寺的宠遇,引发全国乃至外国僧俗效仿,纷纷到五台山弘法传教,瞻礼灵迹。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长女永穆公主,皈依佛门,出家五台山,将自己平生所蓄钱财悉数拿出,请来全国的能工巧匠,在清凉寺造了诸般佛像,同时用金银铜三金融铸,金、银、玻璃、琉璃、珊瑚、玛瑙、砗磲七种珍宝镶嵌,铸造一口铜钟,安置在清凉寺中。
天宝七年(748年),杨贵妃的再从兄杨舌为玄宗皇帝书写《大藏经》5048卷,《般若经》、《天台疏论》2000卷供于清凉寺,为镇寺之宝。同时奉命对清凉寺进行了重修与扩建。其时清凉寺有上座昙财,寺主申庆,都维那智诜,大德忠翰、智空、昙开、如岸,高僧清超、净法、元光、庭观等,真是鸾风比德,龙象群集。
唐玄宗之孙李豫在“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的头衔收复两京,认为是佛菩萨的佑护之力,对“五台山佛教十分尊崇,宝应元年(762年)即位史称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命人重修了清凉寺等6所寺院和6处普通供养舍,每寺度僧21名,常转《护国仁王经》和《密严经》,为围行道,把金阁寺和清凉寺作为了大唐帝同的镇创道场。从此,清凉寺由弹宗丛林和净土道场变成了密宗道场。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法,这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四次法难之一,规模大,范围广,天下寺宇,大多招致毁废,僧人或逃奔他乡,或还俗,清凉寺在这一次浩劫中成为一片废墟。
历史的发展有时有一种戏剧性的反差。与无情地戕灭佛事的武宗迥然不同的是,继位的唐宣宗恰恰因种种原因当过一阵子佛门沙弥,他即位之后的宰相裴休又是一位吃斋念佛、精通佛典、护持佛教的信徒,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复兴佛教。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敕五台山诸寺,度五千僧,”五台山主要寺庙得到恢复,清凉寺便在其中。
大唐诸帝的重视与崇建,使清凉寺星楼月殿,凭林跨谷;香窟花堂,枕峰卧岭.成了妙高峰上的一座梵宇琳宫。
入宋以后,太宗、仁宗,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先后敕送佛经手迹共计340轴到五台山,“清凉之兴,于时为盛”。当时,清凉寺设置僧正司,管理着五台山及代州的佛寺。到仁宗时,善住院有一位和希法师,道行和威望赫赫有名,仁宗授予其僧统,加号慈懿大师,住清凉寺。僧统是僧界之皇,统监全国僧尼事务,自唐代德感、清凉两位国师担任僧统以来,五台山僧人第三次荣任此职,恩宠非凡,使清凉寺成了北宋佛教的重要寺院。
元朝皇帝出身于蒙古贵族,信仰佛教,尤其尊奉喇嘛。至元二年(1265年),元世祖下诏重建清凉寺,寺内殿宇堂舍焕然一新。
明太祖朱元璋于执朝期间,在清凉寺设置僧会司,掌管僧教事务,并将佛光寺、藏头寺纳入管理范畴,扩大了清凉寺的范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皇帝命人铸造九级铜质千佛塔,上刻“清凉攫授”印文和“清凉之印”铜印,置清凉寺。中有文殊像,旁有清凉石.又有千佛塔,尊崇至极。远远望去,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点缀在清凉谷的山岩间,如同一幅绝美的图画。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世祖派老藏丹贝到五台山清凉寺,管理汉藏佛教事宜。他先后五上五台山,每次都拜清凉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圣祖为清凉寺题写了“水晶域”和“心会真如”的匾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圣祖带着四子胤稹等第四次巡游五台山时,于初十日到达清凉寺,参观寺容,礼拜菩萨,瞻谒清凉石。当时随同参观,后作了雍正皇帝的胤稹曾为清凉寺作诗二首:
一
光寒如镜卧深云,
半是云斑半藓纹。
谁识方方一片里,
古今容尽屐交纷。
二
体本清凉自解烦,
天然秀色蓄云根。
曼殊说法今何在,
参客空寻趺坐痕。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春回大地,冰融雪化,乾隆沿着松林中的山路行来,耳边有阵阵松涛,头顶有潆漾细雨,清凉泉潺潺流于清凉谷,汇注为清清一潭,如禅机满注。天子灵感顿来,脱口吟道:
莲宇台西麓,榛蹊一往寻。
石潭空禅性,松籁发仙音。
春转喧迎谷,冰融雨坠林。
清凉名独占,分别不生心。
此后40年间,他又四次来到清凉寺游山巡视,题匾作诗,拜佛参禅,为清凉寺增添几多风雅、几多尊崇,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农历二月,皇帝第六次至五台山,再朝清凉寺,这已是他第五次来清凉寺。其时,这位7l岁高龄的老人,仍然精神矍铄。但他深知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朝台了,毕竟岁月不饶人。乾隆皇帝细细地把清凉寺的景点看了个遍,想把这方外世界深深铭记于心,英雄暮年的情绪让他不由地回顾少年时指点江山的豪气,写下了《寄咏清凉石》的五言诗:
山本清凉山,寺即清凉寺。
石亦号清凉,一以含三暨。
忆我辛巳年,跋马曾偶至。
见石如卧牛,番僧陈其义。
秉诚可转动,即命彼为试。
颓然略弗摇,面赧僧徒愧。
笑而谓之言,弗动乃佳事。
是诚真清凉,默契第一谛。
岩溪阻且幽,弗往诗权寄。
尔后,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清凉寺,离开了五台山。
其时,清凉寺规模宏大,建筑整齐,有山门三楹,钟鼓楼各一,枋一、亭一,前殿三楹,正殿三楹,前后配殿二十四楹。寺旁有精舍正殿三楹,配庑轩亭十八楹,为五台山一座重要的古刹精蓝。
虽然文殊给了清凉寺珍贵的法宝和无边的权力,仍然逃不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清凉寺横遭劫难,建筑、佛像被毁,所有殿宇几乎荡然无存,仅存清凉石。
出清凉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缓缓而下,过溪流,再沿着山路回山腰攀登,有古清凉寺,供奉“华严三圣”及给孤独长者。寺内有一碑,碑文已磨损模糊,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所立。
在古清凉寺西侧200余米处,有一避风向阳、靠崖临壑、恬静幽雅、宜于静修的山洞,叫罗汉洞。洞内有清凉甘美之清凉泉,深不可测,可消热恼。元代真觉和尚有《清凉泉》诗日:“进珠鸣玉下危巅,上有清凉没底泉。涓滴尚能消热恼,百川虚作浪滔天。”洞口供奉四尊石雕罗汉,高约30厘米,造型粗犷,工艺简朴,传说为文殊菩萨的四个徒弟坐化而成。佛教徒认为,登上清凉寺就犹如达到了上乘所臻之涅—境界,足见清凉寺的神圣地位。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