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佛家净土七佛寺参禅净心

2020-06-10 16:50:06 来源:今日头条

         五台山七佛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东庄村东面的山坡上,背山面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寺创於北宋,明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修葺,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由菩萨顶大喇嘛重建,改为黄庙。以寺内供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故名。

  由山脚沿"七佛门"而上,绿树森森,鸟语花香。七道门由当代著名大德一诚法师、圣辉法师、永信法师、根通法师、戒忍法师、胡雪峰大喇嘛等题写匾额,拾级而上,心为之清;寺门外,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题撰的"重建七佛寺碑";寺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还有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题写的"七佛圣境"匾额。七佛寺内有七佛殿,塑有七尊佛像。所谓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等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等四佛。这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依据佛经记载,过去、现在、未来三劫之中,皆有千佛出现。其中,以上列七佛与此间因缘较深,所以诸经中经常论及。《长阿含经?大本经》中详细述及了过去七佛出现的因缘,并列举与七佛有关的劫名、种姓、菩提树等。院内还建有25米高的汉白玉七佛塔,为晋东南最高的佛塔,有净空法师题写的"七佛宝塔"塔铭。七佛寺内建有太虚大师舍利塔,供奉着太虚大师真身舍利,堪为镇寺之宝,由太虚大师的弟子惟贤法师题撰塔铭。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革新运动--"人间佛教"的主要倡导者,中国佛学的集大成者,长于融贯统摄,不拘于台贤禅净,卓然成家。其一生主要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佛教之积弊,希望使中国佛教上符佛陀的精神,下符现代中国的环境,其影响极其深远。七佛寺建立太虚大师舍利塔,目的在于弘扬太虚大师"建设人间净土"的精神,发挥佛教引导社会、净化社会的力量。"水境精舍"幽雅超俗,飞云、揽月二楼阁,飞檐入云,更是占尽形胜!所谓"精舍",是智德精练者的舍宅。《释迦谱》卷三中说:"息心所栖,是曰精舍。"水境精舍的一大特点是,将茶道与禅道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参禅净心的妙所。唐代时,由于陆羽等人的倡导,品茶之风大盛于世。此后,饮茶之风逐渐传入佛教界,乃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谓茶道之精神与禅之精神相互一致。禅之所以与茶道相通,在于它们都是致力于使事物单纯化。禅是通过直觉地把握终极存在来完成,而茶道则是通过把在茶室中品茶所典型化了的意识移植到超生活的观念中来实现。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