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古道场:妙德庵
妙德庵西南有一条深谷,谷口端坐着 一座洁白动人的尼姑。若经此塔进入谷中,一路溪流,绿荫满坡,花繁草茂,鸟鸣谷应。前行数百米,北面山坡。伸出一块长形奇石。这块石头,宛若佛手(长有3米,宽有2米),掌心向上,拇指微屈,酷似为众生指点迷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手石。
佛手石也有段神奇的故事。传说古时候,妙德庵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比丘尼丛林道场,一次,全国各地的500名比丘尼来此参习,却没有地方参禅打坐,妙德庵的住持便领着众比丘尼在憨山大师像前礼拜,祈求修行成就的地方。这样早晚各礼拜一次,到了第九天早上,听得西南方向“轰隆”一声巨响,大家便循着声音一齐涌向谷中,却见前面一块滚动着的石头,正在渐渐变大。众比丘尼看见了,顿时醒悟过来,原来憨山大师显灵了,那一块翻滚变大的石头,就是他当年的打坐石。许多比丘尼此时激动地哭泣起来,又一齐唱念着阿弥陀佛法号,向那块变大的打坐石涌去。当那500比丘尼在打坐石上坐定后,那块石头也就寂然不动了。
打坐石长3.5米,宽2.5米,石面斑纹苍古,细 看还有几个字迹。据说昔时憨山大师在妙德庵修持时,常在这块石头上打坐(也就是后来500比丘尼的成就之处)。憨山大师打坐石下1米处,还有一块表面平整的圆形石头,方圆一米,人称“侍者石”,即为憨山大师侍者打坐的地方。在打坐石和侍者石下1米处的小溪边,有一块长3米,宽0.6米的平整青石,临岸一面是茂密的芳草,临水一面是清粼粼的溪水,人称憨山大师的“澡浴石”。这块石头酷似一张床铺,一端还有一个天然的石枕头。澡浴石下,就是一泓清澈亮丽的溪水,人称憨山大师的“澡浴池”。人们说,大师打坐困了,就到这里沐浴休息。这一连串的传说故事,串起了一连串的人文景观,展示了五台山的神奇和美丽,也寄托了当地僧俗两界对憨山大师的怀恋。
妙德庵这处古道场,在圣莲法师的苦心经营下,已逐步恢复起来,新建了山门、大殿和寺前清水河上的石桥。此外,佛手石下正筹建的憨山寺也即将落成,使这处景色奇丽、风光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展示出了迷人的风采。
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