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寺院——五台山妙德庵

2020-06-10 16:48:23 来源:网络

  妙德庵的东北方,河槽陡然高起,遍外青石粼粼。500米处,就是北台下有名的龙门掌。《清凉山志》中说: “龙门烈石为崩,涛声如雷。北有藏云谷,下有留云石。云出为雨,云入为雾。”是一处幽奇险绝的风光胜地。就在这个龙门掌中,还流传着明末亡国之君——崇祯 皇帝的一个故事。

  平心而论,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在治国用人上有失误,但他能“宵衣节食”,亲理朝政,且屡下《罪己诏》,还不时减缮和撤乐。有关史学家说:明之亡,在万历王朝就种下了深重的祸患。到朱由检时,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中,勉强支撑了17年。朱由检在景山自生死时,他在蓝色袍服上还大书 “勿伤百姓一人”,可说是一个辛辛苦苦的亡国皇帝。

  传说那一年,崇祯皇帝到五台山巡幸,他在龙门掌内见一巨石当中而立,犹如中流砥柱,凛然有大将气度,一时间触动了心事。想到明朝自开基至今,将近250年,江山传到自己手里,却是朝中少忠义之士,疆场少勇大将,自己已近而立之年,又无子嗣, 不由悲从中来,上前就对着这块巨石说:“今日拜汝,为求子嗣,若有应验,吾当封汝为龙门。”崇祯皇帝拜求后,便同皇后在龙门旁的石洞中留宿了三天,回宫后,果然有了皇储,于是,他亲笔御书“龙门”二字,遣人刻于此石。

  这块龙门巨石,高约2.7米,宽为1.5米,厚有1米,上有“龙 门”二字,其字迹端庄凝重,强劲有力。旁有落款,因历400多年风雨岁月,尽是斑斑驳驳,难以辨别,只留有“龙文拜”几个字迹。此字是否为崇祯所书?崇祯皇帝是否来过五台山?传说也毕竟是传说而已。但这块书有“龙门”的巨石,已成为历史的遗留。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北台的一场山洪大水奔涌而下, 直冲入龙门掌,寂然不动的龙门石终于搬了家,它被巨大的洪流送到了妙德庵村前的河槽乱石中。不知又躺了多少年,到2001年,这一巨石已迁居五台山中心区的皇城植物园,陈列于新建的八角亭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妙德庵西南有一条深谷,谷口端坐着一座洁白动人的尼姑。若经此塔进入谷中,绿荫满坡,花繁草茂,鸟鸣谷应。前行数百米,北面山坡伸出一块长形奇石。这块石头,宛若佛手(长有3米,宽有2米),掌心向上,拇指微屈,酷似为众生指点迷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手石。

  佛手石也有段神奇的故事。传说古时候,妙德庵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比丘尼丛林道场,一次,全国各地的500名比丘尼来此参习,却没有地方参禅打坐,妙德庵的住持便领着众比丘尼在憨山大师像前礼拜,祈求修行成就 的地方。这样早晚各礼拜一次,到了第九天早上,听得西南方向“轰隆”一声巨响,大家便循着声音一齐涌向谷中,却见前面一块滚动着的石头,正在渐渐变大。众比丘尼看见了,顿时醒悟过来,塬来憨山大师显灵了,那一块翻滚变大的石头,就是他当年的打坐石。许多比丘尼此时激动地哭泣起来,又一齐唱念着阿弥陀佛法 号,向那块变大的打坐石涌去。当那500比丘尼在打坐石上坐定后,那块石头也就寂然不动了。

  打坐石长3.5米,宽2.5米,石面斑纹苍古,细看还有几个字迹。据说昔时憨山大师在妙德庵修持时,常在这块石头上打坐(也就是后来500比丘尼的成就之处)。憨山大师打坐石下1米处,还有一块表面平整的圆形石头,方圆一米,人称“侍者石”,即为憨山大师侍者打坐的地方。在打坐石和侍者石下1米处的小溪边,有一块长3米,宽0.6米的平整青石,临岸一面是茂密的芳草,临水一面是清粼粼的溪水,人称憨山大师的“澡浴石”。这块石头酷似一张床铺,一端还有一个天然的石枕头。澡浴石下,就是一泓清澈亮丽的溪水,人称憨山大师的“澡浴池”。人们说,大师打坐困了,就到这里沐浴休息。这一连串的传说故事,串起了一连串的人文景观,展示了五台山的神奇和美丽,也寄托了当地僧俗两界对憨山大师的怀恋。

  妙德庵这处古道场,今年在圣莲法师的苦心经营下,已逐步恢复起来,新建了山门、大殿和寺前清水河上的石桥。此外,佛手石下正筹建的憨山寺也即将落成,使这处景色奇丽、风光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展示出了迷人的风采。

 

编辑:刘丽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