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五台山之北台灵应寺
灵应寺创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北台顶灵应寺的布局结构简单,山顶仅有十余间楼殿房舍。这里是总览台怀腹地风光的最佳位置。有些台怀附近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都特意安排在农历九月九日登临灵应寺。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即灵应寺过殿。
2001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
原殿内正面有韦驮菩萨像,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民国年间李相之的游记中对灵应寺有这样的记述∶两殿摆设,都很整齐。正殿五间,特别高大,所用木料,都很笃实。殿顶的瓦是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棋盘形。门额巨匾上书∶毗卢真境,为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立,明代隆庆年间(一五六七年至一五七二年)曾对灵应寺予以重修,一九八六年又重修葺,正殿为三间石洞,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钟亭是石头亭子,和一般寺庙不一样,石亭内置铜鼓。
灵应寺的布局结构简单,山顶占地面积为一千平方米的寺院内,立有十余间楼殿房舍。然而,从观景角度看,这里是总览台怀腹地风光的极好处所。
过去,梵仙山登高“放乐马”,吸引着许多游人。原来,这里将红、黄、白、蓝、绿五色纸,剪成小方块,印上马拖元宝的图案,这些纸张就叫“乐马”。寺庙南门外有块平地,处在崖壁之上,在此处将印有马拖元宝的纸块,抛向空中,使纸块借着风力飞起来,就叫“放乐马”。
灵应寺庙的南门又叫南天门,据说,在南天门旁放乐马,能让人时来运转,吉祥如意。外地游人如能有幸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放乐马,更是情怀坦荡。灵应寺的这一活动,已经揉进了民间传统风俗。
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即灵应寺过殿。殿顶的瓦是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棋盘形。门额巨匾上书∶毗卢真境,为康熙八年(1669年)立,原殿内正面有韦驮菩萨像,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
2001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
龙王殿置於两米高的高台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
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据多种古籍记载,五台山在东汉永平年间已有寺庙建筑。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端坐祥云,从西天飘然而来,知是有佛感应,随即派大臣蔡愔、秦景等人向西寻访,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经佛像,并巧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天竺国(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即相邀同至中国。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汉使以白马驮载经卷和佛像到了洛阳。汉明帝一见释迦牟尼佛像,果然和梦中所见一样,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阳白马寺,并请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清凉圣境五台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的腹地台怀,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分不出两样,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于是,汉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灵鹫,指东土五台山腹地与西域灵鹫山相仿佛。这样,洛阳白马寺与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就成为我国最早创建的寺院。大孚灵鹫寺就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五台山景区内层峦叠嶂,山岳交错,势若龙蟠虎踞;奇峰怪石,峭崖秀洞,清泉碧池,滴水涓流随处可见。在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映衬下,那些千年古刹,百年宝塔,更是彰显出佛国圣地的庄严雄浑,所以说,五台山的美是诗情画意与神奇传说交织的美,也是叙说历史与青灯古佛缭绕的美。
任意翻开五台山一座寺庙的“庙史”,第一页几乎都是“敕建”二字。同时,五台山也是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佛教的佛道场,因而,自北魏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千百年来香火旺盛,名僧辈出,是世界公认的佛教圣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寺庙建筑群,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五峰环绕,名寺古刹,金顶白塔,晨钟暮鼓,铎铃梵音,名僧如云,秀木苍翠,楼台仙阁,一派人间天堂的五台山佛国风光,以及民间广为流颂“五台归来不看庙”的传说,无不以其神秘而丰富的佛事活动,令中外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竭诚拜谒,留恋忘返……
清水河上下十几里,据此可一览无余,碧山、南山二寺,兼而瞻顾,毫无阻隔之感。
五台山,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由东、西、南、北、中五个曲折连绵,状若平台的峰顶组成,格外壮美。这五个巍巍台顶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或五顶山,又因五个台顶均在海拔三千公尺左右,气候严寒,“岁秋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因而又称为清凉山或清凉五台山。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