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秘灵境寺

2020-06-10 16:33:26 来源:百度

  灵境寺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原名“金河寺”魏文帝(471—499)时大兴土木建成“金河寺”时香火兴旺,高僧云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一经出于本寺。此寺开山前,文殊菩萨曾影当地可建庙刹,有诗曰:“南台锦锈智仙山,古木参天花语香,文殊影示告农家,直指十里传妙法。”

  唐代时,五台山佛教同毗邻诸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里先说新罗僧人慈藏。他在贞观十年(636),率领门徒僧实等10余人来到五台山,巡礼求法两年,后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回国后把五台山带回的袈裟、佛头骨、舍利,分别安放于皇龙寺九层塔、通度寺戒坛和大和寺塔,又到溟州白头山开辟佛教道场,将白头山之大根脉叫做五台山。其五座台顶是:东台满月山,南台麒麟山,西台长岭山,北台象王山,中台风卢山。之后,即有净神大王儿子孝明在此隐遁修习,后被迎回即国王位(史称孝旺王),他以后大兴佛教,于神龙元年(’705)改创真如院,塑文殊菩萨圣像,这样就使溟州五台山,成了朝鲜著名的佛教圣地。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梁武帝时(522),中国的佛经佛像就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日本天皇不断派遣使者、留学僧、学问僧、请益僧至唐学法。据说日本矶城郡的多武峰(山有五峰)亦称五台山,山中有人唐学生定惠在天智天皇八年(679年,即唐高宗调露元年),为其父(辅佐天智天皇的中臣镰足)仿照五台山大华严寺舍塔,修建的一座十三层塔。时隔50余年,南天竺的僧人菩提仙那(相随越南僧人佛哲)在五台山,梦见一个神人说:”文殊菩萨去了日本”。他于是同唐僧道璇,乘船渡海来到日本,受到了文殊化身的僧正行基并官员的欢迎,圣武天皇对菩提仙那礼遇有加,安排他们在大安寺讽诵《华严》。

  当时日本的东大寺完工后,圣武天皇命人制作了大华严寺的匾额,挂在了东大寺(国之总寺)的南天门上。菩提仙那后来被任命为僧正,东大寺也成了日本研习《华严经》的圣地。荐,宪宗敕命担任梵文笔授、译语,与般若三藏等人于元和六年(811)译出了《大乘心地观经》。经文上呈皇帝,宪宗大加赞赏,并亲自为该经作序。般若三藏和灵仙三藏一起工作了八个月,建立了友好的情谊。般若三藏曾于贞元十年(794)三月,到五台山住了五个月,还授予五台山僧人智广悉昙学(智广在五台山写了一部《悉昙字记》,被空海带回日本收入《御请来目录》)。般若三藏的五台山之行,不能不引起灵仙三藏对五台山的无限眷念,所以他准备一番后,也于元和十一年(816)九月十五日来到五台山。灵仙三藏在五台山,瞻礼了大华严寺等一批著名寺院,在镇国道场金阁寺中住了两年,还在该寺自剥手皮(长寸,宽三寸),在上面绘制了佛像,镶造在金铜塔中,供于三层九楹金阁底层的文殊像前。

  老之将至的灵仙大师,在中国的土地上整整呆了18年。或许正如日本佛教史家镰田茂雄所说,灵仙三藏还不是像最澄、空海那样的名门留学生,他是作为”学问僧”人唐的,因此他人唐后的命运,就显然与最澄、空海不同了(这就包含了他没有力量实现回国的愿望)。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迁徙流转,相继移住在五台山的铁勤兰若和七佛教诫院,最后卓锡在南台南麓的灵境寺浴室院。长庆五年(825),日本嵯峨天皇赐灵仙三藏百金,由渤海僧贞素送到了铁勤兰若,灵仙三藏即回献天皇万粒舍利并新经等物。然而在太和二年(828),当日本淳和天皇再赐灵仙三藏百金,贞僧再次寻到五台山灵境寺时,灵仙三藏已给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成为日本迁化于中国的唯一一个僧人。作为灵仙法孙的贞素,此时浮想联翩,泪如泉涌,他在《哭灵仙三藏诗》中悲恸地道:不犯尘心泪自涓,情因法眼奄幽泉。明朝傥问沧波客,的说遗鞋白足还。

  灵仙三藏一生苦修苦行,为了宗教理想,最终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中国,他是日本国内供奉的大德,中日文化交流的先躯者。正因为此,五台山的灵境等寺为日本佛教界所尊崇。1987年6月,中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日本国灵仙三藏大师行迹碑”,日本东寺长者石山寺座主大僧正鹫尾隆辉撰写了碑文,在灵仙大师住过的金阁寺新建了”灵仙大师行迹碑”亭。在灵境寺西配殿内,供日本信徒送奉的灵仙三藏像,寺北山脚,日本朋友还出资为灵仙三藏新建了一座青白玉灵塔,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先躯者。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