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103):五台山的六月骡马大会是如何演变来的?

2020-08-23 16:03:57 来源: 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129. 五台山的六月骡马大会是如何演变来的?

  五台山的六月骡马大会,是从历史悠久的古庙会演变来的。原来,佛教自东汉永平年间传人中国,五台山开始建寺筑庙,到隋唐时代逐渐兴盛起来。其时,每年农历六月各大寺庙便都举办庙会。

  唐朝会昌年间,赶走僧侣,因此六月庙会也随之停办。明万历年间,神宗登基,其母李娘娘为了祝福他,遂皈依妙峰法师,修庙兴法。清代皇帝大都信奉佛法,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庙宇,并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庙门,为期一个月。在这期间,各地的僧侣、香客及游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慢慢便形成了古庙会。整个六月庙会期间,唱戏唱足一个月,使得庙会保持热闹气氛。

  西庙会怎么又会演变成骡马大会呢?说起来与清康熙皇帝有关。

  相传,康熙第一次来五台山,便看中了这块地方,决定每隔几年便来一次,可是,山上森林茂密,他担心有刺客,于是便下令手下卫士向四面射箭,凡是箭到之处,森林都必须砍伐干净,不让刺客有藏身之处。树林砍光了,青草丛生,五台山便成了广阔的天然牧场。

  但骡马大会真正的形成,还是从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开始的。由于这里有庙会,来往的人们本来就多,再加上这里牧坡多,饲草丰盛,水源充足,每年芒种过后,附近的牧民会把牛、马等牲畜赶到这一带放牧,叫做“寄坡”。

  传说这里的水草有“灵气”, 可以使瘦畜肥大、弱畜壮健、病畜痊愈,加上这里六月份的天气又凉爽,来“寄坡”的牧民越来越多,大家一面逛庙会,一面互通有无,交易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年复一年,便成为六月骡马大会了。

  如今,位于清水河畔、黛螺顶脚下的宽阔草地,便是举行骡马大会的具体地方。每年农历六月,从山西、河北、内蒙以至陕西、宁夏一带来的牧民赶着牛、马前来赴会。不同品种的牛、马、驴、骡汇聚一处,场面十分壮观。

  大会期间,各地商贩陆续赶来,在这里搭棚设店,使台怀镇俨如一个大商场。如今,出售畜牧科学书籍的书店代替了过去的算命摊子,食品店卖着南北佳肴;百货店卖着新式的家庭用品、电器、服装,似乎一切都逐步走向现代化。但是牧民们在进行牲畜交易时,仍采取讨价还价的方式,依旧沿用着传统的“袖里定乾坤”的方式。他们藏在衣袖里的两只手碰在一起,暗中比划,互相抛出暗语,第三者即使站在旁边虎视眈眈,也弄不清楚“袖里行情”。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