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93):门外相逢亲切处,也胜秋露滴芙蕖。

2020-08-14 19:55:39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104. 什么是“也胜秋露滴芙蕖”?

  “也胜秋露滴芙蕖”是出自景岑禅师的语录。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的时候机锋敏捷,被尊称为“岑大虫”。

  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中的明月对他说:“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没有光明照亮,所以不能充分使用。”

  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都有,怎么会不能充分使用?恰巧今天机缘会合,这大好明月,正在等你使用,你来用一下!”仰山禅师回答:“使用月光?确实有趣,那么请你先示范一下吧!”景岑禅师奋身跳起踢倒仰山禅师,仰山禅师非但不生气,反而赞叹道:“真像大虫!”

  后来大家都称景岑禅师为“岑大虫”,这就是“虎和尚”称谓的由来。景岑禅师踢仰山禅师的意思就是说:你就是月光,月光就是你,踢你一脚就是用月光。意思是在禅月交辉之下,还要你多言?

  又一次,景岑禅师游山归来,至门口,仰山禅师问道:“去什么地方了?”景岑禅师回答道:“游览群山!”仰山禅师仍然追问:“游览什么山?”景岑禅师回答:“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仰山禅师大为赞赏道:“大似春意!”景岑禅师道:“也胜秋露滴芙蕖。”

  简单地说就是仰山禅师考究景岑禅师的功夫。入于空而生起妙有,所以能“去”能“回”,芳草与落花都是借喻,指万相森罗(万法)。

  就沩仰宗的体用来说就是入体而起用,所以仰山禅师道:“大似春意!”,就如春天,能生长万物,万法自然,此是放,也是用,也是有。不安好心,春意虽好,万法滋长而无主,景岑禅师也非俗辈,故答他一句“也胜秋露滴芙蕖。”

  春种秋藏,万物到了秋天也都归于大地藏护,所以春意盎然万法自然,到了秋天也都还是要归于大地收藏,此是收。也是体,也是空。故二位禅师放去收来你说是“春意”,难道“秋心”不好吗?这就是禅者明乎一切法之体,知一切法之用。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十六载有圜悟克勤之颂(卍续一一五·九五上):‘落花芳草如铺锦,满目春光入画图;门外相逢亲切处,也胜秋露滴芙蕖。’[联灯会要卷六、五灯会元卷四-宗门统要续集卷六]

  105. 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达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

  106. 心中充满妄想偏见 ,怎能获得真知灼见?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杯子,流到桌上。

  大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师究竟在捣什么鬼,就急切地阻止禅师:“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杯子,请不要再倒了!”

  南隐听到这一句话,顿时放下茶壶,注视着学者说:“你的头脑就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看法和念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头脑中充满了无知的妄见,也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

  可见,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偏见、成见。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