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90):参禅不一定就要打坐,那如何开始习禅呢?

2020-08-10 16:00:43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97. 什么是学禅的起点?

  修行者应当以反省、去恶为学禅的起点。修行禅定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是完全行不通的。佛教讲求因果法则,由因而产生果,禅法是心境的净化,首先要有清静的心性才可以得到禅境。

  禅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去实践的。首先修行要明白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要脱离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驱除烦恼,就要摆脱错误。烦恼与错误同在,罪恶与毁灭同步。修行者如果活在错误里,不可能不烦恼。

  所以《坛经》有忏悔品,就是要求修行者必须常常反省,借助反省来发掘出修行者生命的内涵。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一样,自他不二,所呈现的都是人的本能。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自不同的差别,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色、声、香、味、触、法,从而形成了他的外相意识,埋没了他的本来心态,形成种种的人格。

  所以说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宇宙的真实,因为人跟宇宙原本不是对立的,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修行者如果不肯反省,不从自己身上找答案,那烦恼永远切不断。

  98. 什么是“不拘一格”?

  “不拘一格”是禅宗修行的外在表现,也是禅宗六祖慧能的一则公案。

  谈到禅宗,很多人在认识上都会感觉参禅一定要打坐,一般还有一些说法,比如老僧入定,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坐禅打坐。但是这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从禅宗正式确立顿悟学说,就是不设定修行形式的,无论教育学人,还是自我修习,要做到“处处是禅”。所以慧能大师说修习正途是在修心,不在修身。

  当时有位京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慧能:“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若要觉悟必须坐禅习定。不知大师您有什么高见?”六祖回答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大师曾有一偈开示弟子,也可作为佐证:“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这就是说修习没有固定功课可做。

  禅宗禅师认为磨砖既不能成镜,枯坐也不能成佛。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是禅的境界。寓禅于行住坐卧之中的生活,是另外一种美妙滋味的生活。所以禅宗的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拘一格”。

  99.“平常心”是指什么?

  “平常心”是指“平等”而且“真常”之心。“真常”的定义,是指常住无有变异,即是永恒,永恒故真。所以平常心指的是真平等心,也就是于一切时、一切处,与一切人事物互动时,能起平等不分别之心,这又叫“真如心”。这个“平常心”,这个“真如心”,又叫诸佛本心,也就是一切众生本具又迷失掉的“本心”。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