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86):佛教相信灵魂的存在吗?(下)

2020-08-06 10:47:18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来看,是空无一物的。

  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绝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原功用更加翔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

  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

  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觉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

  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超越生死的可能。

  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与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于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

  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识(烦恼)成智(清静)”,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地解脱生死,也就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名烦恼的缠绕不清。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