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81):谈一谈中国的佛教八大宗派

2020-08-02 10:34:23 来源: 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84. 中土佛教有哪些主要宗派?

  中土佛教主要宗派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

  天 台 宗

  天台宗依山为名,隋朝时,智顗大师居浙江省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后世称为天台宗,由于此宗以《法华经》为正依经典,亦名法华宗。高祖龙树大士,二祖北齐慧文禅师,三祖湖南衡阳南岳慧思大师,四祖天台智者大师(“智者”之称,乃隋炀帝敕封)。

  天台宗《东土九祖记》说,慧文因读《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论》卷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朗然悟入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智者大师的《观心颂》亦说:“归命龙树师。”由此可见,龙树思想是天台立宗的根本。

  智顗于陈宣帝建德七年(575年)栖止天台山,创立伽蓝为终身道场,开拓鸿业,倡立一宗之教观,世称天台智者大师,故依天台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

  此宗教观,大意有五:一、三谛圆融。二、百界千如。三、一念三千。四、十乘观法。五、六即佛。

  三 论 宗

  隋朝吉藏大师创立。因依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佛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说谎论中多次获胜。着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就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

  禅 宗

  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古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它源自于达摩禅、形成于惠能禅、盛兴于曹溪南禅。禅宗学以“静中思虑”为修习的方法,以证悟本自心性,寻得佛心,故亦称“佛心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有《楞伽经》、《金刚经》作为传法经典。唐代时期禅宗大为盛兴,当时又分出“牛头禅”一派;至五祖弘忍时代,而又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禅宗得以迅速发展,以致后来成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之一。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于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禅宗所谓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

  相传五祖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是为六祖。

  慧能大师得法后南归,隐居十五年,继至曹溪住宝林寺(今南华禅寺),于此开法。后应请在韶关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是为南宗。神秀大师于五祖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二十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

  净 土 宗

  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因其始祖慧远大师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人中国。唐代善导大师正式创立净土宗。

  叛教理论:以“根、道、果”理论来说,净土宗的“根”在于对于阿弥陀佛大愿的全然相信,“道”则是修行十善及持名念佛,以求往生,其成就的“果”即是在临终时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国土,不墬恶道,一生成佛。

  净土十三祖为: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袾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

  净土三经一论:《阿弥陀经》描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种种庄严,并说明发愿往生的意义及方便,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以致果地圆满成佛,庄严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并说明三辈往生的条件。《观无量寿经》旨在说明想要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的众生所必修的净业正因,并以十六观法谛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及极乐净土相,又解释九品往生的因果。《往生论》说明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令众生得以往生安乐国土,面见阿弥陀佛。

  净土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

  法 相 宗

  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没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大师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创始人玄奘大师曾游学印度十七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翻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日本亦有流传。

  本宗依唯识论,万法唯识,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

  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皆由识所变现,色境、声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现实我实法之影像。又诸识之转变有因能变、果能变二种。因能变唯在第八识,对此而立阿赖耶缘起之名。

  华 严 宗

  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住于大安寺。日本始有华严宗。十宗略说华严为经中之王,秘于龙宫,龙树菩萨乘神通力诵出略本,流传人间。

  在判教上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并从《华严经》的思想,发展出法界缘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圆融的学说,发挥事事无碍的理论。此派从盛唐立宗,至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

  律 宗

  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律师。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律师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相传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尊者诵出律藏。

  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当时印度的昙柯迦罗尊者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该宗由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唐天宝十三载(754), 鉴真大师在日本当时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是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