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80): 四大名山缘何成为四大菩萨道场的?

2020-08-01 11:14:10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83. 四大名山缘何成为四大菩萨道场的?

  五 台 山

  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四十里。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相距各数十里,顶峰平广如台,所以叫做“五台”。因山中盛暑时不觉炎热,又叫做清凉山。相传此山是文殊菩萨示理之处。不仅中国汉藏蒙族如此传说,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也同样有此传说。

  晋译《华严经·菩萨住品处》(卷二十九)中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在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

  又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

  北魏孝文帝时,此山即有盛名,建有寺院。唐仪凤元年(676),北印度罽宾国高僧佛陀波利来唐,就是专为入山求见文殊菩萨的。据说他来到山中进人金刚窟,不再出来了。五台山中寺院甚多,有汉僧寺院,也有喇嘛寺院,各有十大刹最为著名。

  普 陀

  为浙江定海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的一个岛。“普陀洛迦”是梵语。义为小白华或光明,原是印度南方秣罗矩咤国海中山名,相传是观世音菩萨住处(见《大唐西域记》卷十)。唐宣宗大中元年(847), 有梵僧来浙江,于此岛潮音洞中见观世音菩萨瑞相,因建茅而居,并取以为名。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慧锷于五台山得观音像,取归日本,舟行至此,路过普陀山,船遇大风触礁。这个虔诚的日本和尚,以为观音菩萨显灵,不愿东渡日本,于是便在普陀山上修建寺院,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称“不肯去观音院”。此后普陀山成了观音菩萨的道场,它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王舜封出使三韩,遇风涛,爵封望潮音洞叩祷,得平安济度,事还,以事奏闻,赐名宝陀观音寺。自此以后,凡来往三韩、日本、阿黎、占城、渤海,取道放洋的人,多望山归命,祈求平安,遂成为名山中的观音圣地。山中有普济寺(俗称前寺)和法雨寺(俗称后寺)二大刹。其余寺庵甚多。有元代修建的多宝佛塔,传为元宣让王建,所以俗称太子塔。

  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峨 眉

  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两山对峙如峨眉故名。据载,东汉时期的隐士蒲公一次入山采药,见一只野鹿,“追之绝顶而无踪”,忽见奇光。蒲公疑惑不解,特向当时西来华的天竺僧人宝掌请教,宝掌告诉他说:“此是普贤瑞相,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现相于此,化利一切众生。”恰巧,峨眉这一奇观与《华严经》所记普贤菩萨住地十分相似和吻合。

  《格萨尔王传》中说:峨眉山像一头步履矫健的白色神象,这和普贤菩萨骑象登山创建道场的记载极其吻合。佛经中记载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三千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宋太祖干德六年(968), 嘉州屡奏普贤瑞相,因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庄严瑞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0), 又造普贤铜像,高二丈余,建大阁安置。其后屡加装饰,增修寺宇。于是峨眉山成为普贤菩萨的圣地。

  《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普贤线”,认为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这些长线,引渡信徒登绝顶。

  九 华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山势雄伟,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据《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玄宗开元(713—741)末年,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渡海入华,并来至九华山,就“面阳而宽平”的谷中之地“岩栖涧汲”,虔诚行道修习。

  不久,金地藏在南陵人俞荡等帮助下,写成四部佛经归山供养。此后几十年中,足不出山,“迹绝人里”,在石洞中昼夜闭目端坐,修禅入定,以白土和米烹煮而食。至德初(756),有青阳人诸葛节等人入山,至于深处,见和尚苦行若此,不忍失声哭泣,并发愿“出帛布买檀公旧地,伐木筑室,建成禅宇,请其居之。”

  建中(780—783)初,郡守张严仰藏师高风,厚加施舍之外,又奏请朝廷敕赐新额,是谓“化成寺”。

  至此,化城寺广宇崇崇,僧徒济济,俨然一大名刹。尽管如此,金地藏和他的众多弟子仍然过着清苦的修习生活,“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火,无少长余由,田采薪自给”。岁中,地藏本人自领一徒移居南台,亲手编织麻衣,“其重兼钧”,既当衣穿,又当被盖,除此之外便一无所有了。此外,地藏又于寺内放生池旁建台,安置四部经于其上,终日焚香,味其深旨。贞元十年(794)夏,地藏坐灭于本寺,时年九十九岁。

  当地僧俗根据金地藏生前的事迹与死后的祥瑞,尊其为佛经所说的地藏菩萨应世,至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信仰道场开始形成。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