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78):作为佛弟子不可不知的佛学经论以及大乘经典!

2020-07-29 10:04:16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79. 佛学经论有哪些内容?

  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陀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经典学说之类的文字性佛法是施教佛法,化度众生的主要工具。佛法的内容,总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特殊戒学、特殊定学、特殊慧学。

  “戒学”是佛门戒恶扬善的行为准则和法规,包括大、小、密三乘戒学。

  “定学”也称心学、禅学,是控制意念、定动止散、澄清昏浊、显现真境的修持法,包括世间禅和超世禅。

  “慧学”是开发智力,明察事理,去惑见真,完成自度度众智慧功能的培养锻炼,包括世间智、超世智、为众服务智三种。

  戒、定、慧三学的中心是慧学。智慧为解脱之门;定学是调服心性、激发真智的必要手段;戒学抑制烦恼、防止堕落、培养善德,为入定生慧奠定基础。三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阐述三学的佛经称为三藏,即经、律、论三藏。概括、解释、论证三学的理论为五论,即因明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密学分四续部。

  80. 大乘佛教有哪些主要经典?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有分「经」、「律」、「论」,而「集大成」统合为《大藏经》。

  《大藏经》又依翻译分三大系统,我们现在读到的汉文佛经,即「汉系」《大藏经》,目前流通的总共106册4200馀种23000馀卷1亿多字。其「十二部」是对佛经内容文体的分类。於此十二部,为便於记别,向有四句偈:

长行重颂并孤起,

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生本事未曾有,

方广议论及授记。

  在印度,确立大乘佛教地位的代表性人物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的传记中,对大乘经典的出现,有一段记载:龙树曾进入一座佛塔出家受戒,不出九十日,他已读完全部小乘三藏典籍,因此不断寻找其他经典,但都苦无着落。

  后来,转入雪山,发现山中有塔,塔中的一名老比丘送给他《摩诃衍经》。龙树菩萨获得《摩诃衍经》后,精读细阅,通达实义,与外道议论,所向披靡,但仍觉未能深入佛法奥义。怅然之余,他独自静坐于水晶房中,冥想究竟。

  在冥想中,有大龙菩萨出现,怜悯其处境,带他到海中龙宫,打开七宝藏,取出以七宝装饰的华函,给他诸部深奥的方等经典,并授予无量妙法。龙树于是用九十日读完这些典籍。龙树菩萨所获得的《摩诃衍经》与诸部深奥的方等经,就是佛教出现大乘经典的最初记载。

  现在将大乘经典的成立年代,分为初期、中期与后期,主要的分期界线,就是以龙树菩萨(西元二、三世纪之间)的时代为准。

  初期的大乘经典约在龙树出世前的一二世纪左右陆续问世,代表者有《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无量寿经》等。

  《般 若 经》

  在菩萨修学的菩提道中,“般若波罗蜜”居主导的地位,所以,般若波罗蜜是遍通一切大乘经典的,以此为中心所集成的圣典就以《般若波罗蜜经》为专称,成为一大部类,称为“般若部”,是大乘经中最重要的部类。般若的“诸法性空”思想,是所有大乘思想的基础。

  佛用二十二年的时间,说般若经方面的经典,共有十部:《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般若意为智慧,只有智慧启用,才能洞澈宇宙人生真理,迈向觉悟佛果,充而广度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祖用那么长的时间说法般若经的原因。

  《般若经》的出现,是从初期大乘佛教兴起开始的,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它的部类也在次第增加中,从二部、三部、四部到八部,乃至十六部,部数繁多。

  《般若经》在中国的传译稍晚,如《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等三部,这是印度最初的三部般若经,约在三世纪初,也就是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之时,印度已有了这三部般若经,但传到中国已经是五世纪初了。

  《华 严 经》

  据说龙树菩萨到龙宫中曾看到三种《华严经》,上本篇幅最大,无量偈、无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现在只有下本流传人间。

  汉译本有三种,即: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华严》、唐代般若所译的《四十华严》。

  《华严经》从“净心缘起”的立场,展开广大妙有的世界观;又以法界缘起为基础,讲述菩萨行的宗旨与方法。大致说来,华严经典的精要,除了阐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不可思议境界外,又包含了菩萨修行的三大法门:

  一、佛与佛刹、佛所说法、佛的威德;

  二、菩萨所行的法门;

  三、佛的果德。

  在<十地品>中,订定菩萨修行的阶位;在<入法界品>中,说明如来觉悟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及记述善财童子的参访求道故事。

  《法 华 经》

  大乘佛教兴起之初,已有声闻、缘觉与菩萨等三乘的名称。其中,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或小乘,以自身速入究竟涅槃为目的;菩萨是大乘,以悲愿度众成就佛道为理想。

  《法华经》则说,声闻与缘觉的果证都是方便说,虽是二乘,终究也要成佛的。换言之,在究竟果位上,“无二无三”、“一切众生都可成佛”,所以称为一佛乘。

  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最重要是最初十四品,即所谓“迹门”的部分,其主旨在使一切人归入一佛乘。众生根器虽有三乘差别,但这是为了接引的方便;会三乘而融摄于一乘,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怀。《法华经》之所以在历来被认为是诸经之王,主要是因为这种“会三归一”,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的重要思想所致。

  后面的十四品,即所谓“本门”的部分,其中心思想是说:入灭的佛陀只是方便示现种种差别,实际上佛身是常住不灭的,佛陀的本体是久远实成的,而一切佛法的根源就是久远实成的法身佛。

  本经大量采用诗偈、譬喻、象征等,来赞叹久远实成的佛。此外,经中非常强调受持、读诵与书写本经的功德,这是大乘经典一贯凸显的特色之一。《法华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其中,认为《法华经》是“纯圆独妙”的天台宗,以本经为所依,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无 量 寿 经》

  在龙树时代所盛行的净土往生观,大体有三种:第一、以弥勒菩萨为主,往生于兜率天上;第二、以阿閦佛为主,往生于东方妙喜国土;第三、以阿弥陀佛为主,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

  后来普遍盛行于民间的,就是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净土信仰。此净土思想是依据佛陀于耆闍崛山所说的《无量寿经》、王舍城说的《观无量寿经》、只树给孤独园说的《阿弥陀经》等三部经而来。其中,《无量寿经》的内容,主要是记述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由来,为净土宗重要的经典。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为法藏比丘,他曾发四十八愿,誓言:一切众生凡能至信十念者,必定往生庄严美妙的极乐净土。这就是净土信仰中的“本愿思想”。

  中期与后期约在世亲(婆薮槃豆)出世前后的时代,就是西元四、五世纪左右,以如来藏系的经典,如《涅槃经》《胜鬘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为代表。

  《涅 槃 经》

  本经的出现,约在笈多王朝的初期,即西元三世纪之后。梵本今已不存,但在中亚及日本还保存有几页。汉文、藏文各有两个译本。

  本经以佛陀入灭为开端,说明如来法身常住不变,并阐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一切善根都已断绝的“一阐提”也可以成佛,这是本经最大的特色。因此,本经对佛性论思想的开展,影响钜大。

  《胜 鬘 经》

  本经有两种汉译本:一是求那跋陀罗所译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是菩提流志所译的《大宝积经》的第四十八会,名<胜鬘夫人会>。其中,以求那跋陀罗的译本较为流行。

  本经约成立于西元四世纪左右,内容主要宣说大乘一乘法,强调“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又阐述佛性、法身藏、自性清净藏等佛性观的思想,特别以如来藏为主题,主张如来藏自身是常住不变的。整部经以印度波斯匿王的女儿胜鬘夫人为主角,她是以女性身分修行成道的在家典范,故宣扬在家菩萨修行的大乘经典中,除了《维摩经》外,则以《胜鬘经》为最重要。

  《解 深 密 经》

  梵文原典今已不存,现存者仅有藏译本与汉译本。汉译本有三种,以唐代玄奘大师的译本最为流通。

  本经特点之一是,对于初期大乘,如《大般若经》等空无自性说,从“说有”的立场,予以善巧的解说,如<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所说。这是以“阿赖耶识”、“阿陀那识”为轮回生死的主体。关于法相方面,本经最早提出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等三相,成为后来唯识学派的重要教义。最后本经强调“三相”或“三无性”,正可以补足唯识理论的体系化要求,显现其向一切乘人所说的法,认为这才是大小乘的究竟之说。可以说,《解深密经》是一部瑜伽行究竟说的代表经典。

  《楞 伽 经》

  本经宣说一切万有皆由心造,吾人认识作用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是一部融摄唯识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佛教。

  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本经对修学大乘佛法来讲,不论性宗或相宗,都极其重要。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