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66): 缘起怎样揭示了生命的轮回?(下)

2020-07-20 11:02:37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为了方便起见,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位临死之人将往生人间,其所意念之对象应是一些善业。他的生命延续意识被中断,起伏一刹那之后即刻消失。

  其后,心门意识生起后而又消失。此后进入一个在心理上非常重要的阶段,即运行意识现前。一般情况下此意识能运行七个刹那,但此时由于其力量的微弱,而只能行进五个刹那。它缺少再生的能力,主要作用就是对新的存在起一规划而已。

  在这里,它所意念的对象为顺意的,所经历的意识也是善的。潜伏意识在两个刹那中记录或识别由其接受过来的意念对象。但是,这种意识此时可能跟随,也可能不跟随下去。最后,死亡意识,即现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刹那现前。

  在一些人中存有一种错误的概念,即下一生的生命是由最后的死亡意识而起的。其实,它本身没有任何特别的功用,真正导引再生的是在运行意识中所经历的一切藏有各种业力的识。

  随着死亡意识的终止,一个人才真正死亡,来源于心智或饭食的物质性质不复生起作用,只有由地大而产生的物质性质延续下去,直到尸体变成尘土。

  在再生意识生起的同时,色身、性别、以及意位也应时而生。

  因此,根据佛教,性别是在受胎时决定的,因业力而异,并不是精子和卵子的偶然相撞。前一生旧意识的消亡就是后一生新意识的生起。但是,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从过去世传送到现在世,在此变化无常的生命行程中,每一意识的刹那逝去,即把根深蒂固刻印其上的全部能量传授给它的承续者。

  因此,每一新意识包含了其前者的潜力。同时又有新的内容。一个人去世时,意识失灭。事实上,它无时无刻不在消失之中,从而在轮回中使其他意识得以新生。此种延续的新意识继承了所有过去的经历。

  正因为一切感受都不可磨灭地被烙印在恒久变化、纳新藏旧的心田业识之中,全部潜在能力都由一生转送给另一生,无论色身有无短暂的散灭。这样,它也许会记得前生或过去之事。如果记忆单独依据于大脑细胞,这样的忆想就无法实现。

  尸罗车罗比丘解释道:“此业流当下变现的新一有情与其前者非一非同,现前五蕴与其前一五蕴有差别而非一。不过,它们又不是彻底相异,因为它们同属一业力迁流,虽然偶尔在其现前过程中有了一些变更。在感官世界里,这种变化就形成了一新有情的现在。”

  死亡是任何一有情心理和物理生命存在的结束,是一个人的精力,即精神和物质生命,热量以及意识的消失。死亡并不是一种断灭。虽然一特有的生命期结束了,但是继续启造生命的力量并未断除。

  业力识继续存在,不受肉体分解的影响。前一意识的消失导引了一新意识在另一个世界的生起。但是,没有一个不变、永恒的实体从现在传至未来。

  在以上的情况下,如果临死之前所经所历为善业,则接下来的再生意识则把人类父母的相应精子和卵子作为一物象,那么再生意识就跃入人类生命延续期。

  在死亡之时,意识流的连续井没有受到破坏,意识之流没有受到破坏,意识之流没有间隔。

  再生是在即时发生,无论所生地的远近如何,其中没有任何中阴生的空间。真正的佛教不支持这样的信仰,即死者的灵体在一短暂时期内临时滞留,直到它找到合适的转世之地。

  有情众生无数,世界也无量。宇宙中小得微不足道的地球不是有情独一可以居住之地。人类不是仅存的有情众生。这样,就有可能相信总有一个适应的方位等待着接受最后一念,就像大地的一点总是准备好接受掉下来的石块。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