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63):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49.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什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善”侧重于修善。
由“五戒”而来的“十善”即:
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做。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50. 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其差别何在?
以修证果位而论:小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阿罗汉果,大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佛。
大乘与小乘所修持之法门,略有偏重之别。以小乘修持法门而言,着重自觉自利的一端,以苦、空、无常、无我、五蕴、四圣谛、十二因缘,乃至三十七道品为进修的道粮,勤修空观,断见思惑,出离三界,证一切智,成就般若德,最后成就阿罗汉果。
小乘的二乘行者,以佛法的启示,往往厌离心较强,所谓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因此,对五欲六尘极为厌恶,隐居苦行居多,对弘法利生总是抱着随缘的态度,不会积极济世利生,悲心微薄,大多以独善其身为小乘行者的风貌。
大乘佛法着重悲心济世的热诚,不但自利而且还要利人,乃至自觉又要觉他,如此兼善天下的悲愿,是大乘佛法的倾向。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为不二法门,中道实相义谛为进修的道粮。大乘行者广修中观甚深义理,顿破无明惑,实证一切种智,成就三德,最后圆满佛道。
大乘佛法强调修行不离世法,若证悟世法,世法即是佛法;若佛法不能证悟,佛法即是世法,佛法不离世法,离世法求佛法,穷尽未来,佛法终不可得。因此,大乘佛法之义理着重不二法门,中观思想,比起小乘佛法要圆融无碍。
51. 什么是“四圣谛”?
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斯宣讲的第一教诫的基本原理是“四圣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是四圣谛之首,即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这种恶趣之苦是由生存的紧迫和连续性组成的。生死轮回可以分为三道——是五官所能感受的范围,属于有形或无形的范围。根据生死轮回之说,生的形态可分为六种,称“六道轮回”。这“六道轮回”分别是天、非天(阿修罗)、人、畜牲、恶鬼、地狱。前三种为三善趣,后三种称为“三恶趣”。
四圣谛之二是集谛,即所谓业或烦恼。业有身业、语业、意业。三业可为善业,亦可为恶业、或不变之常业。我们所说的“积业”指今生或来世所获之业果;烦恼则分六大烦恼:无明、贪、嗔、慢、疑、不正见。还可进一步分为二十随烦恼。二十烦恼的根源在于对所有外界存在的错误认识,即所谓“不正见”。反之,所有外界存在实质上都是空无,私欲即从不正见而生。
四圣谛之三是灭谛。即所谓“苦”与“集”(业与烦恼)的灭寂与解脱。
四圣谛之四是道谛,即所谓引向灭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道者,道路、方法、途径。从业及烦恼中走出是脱离轮回的基础,脱离轮回之苦称之为“解脱”。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