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62):佛教的轮回观和慈悲观
佛教要我们以理智认清这些苦空无常的现象是“事实”,但这是你因“身在此中”的结果。当你经过一番修行后得开悟解脱,你就发现这世间森罗万相只是一些“相”,既是“相”当然会变化不定,但“体性”没有变。你可以“证悟”到自己的体性不变,也可以“证悟”到这些相是由“性”所生,到此境界则世间的一切在你掌握中,你得以自在无碍,不被无常引起的相所苦恼。哪里有什么生老病死,哪里有什么花开花落,你是“老神在在”,你变什么老身清楚得很。
佛教告诉我们,不但人生现象无常,宇宙诸相也是无常的,天文学上所发现超新星(supernova)就是星球大爆炸的结果,也就是说星球的现象也是无常的,太阳不会永远是那样,这是大家所知道的。
(3)轮回观:佛教的轮回观认为有情众生概略可分为六道,所以有不同状况的六道众生是因为心的状况不同之故。心的状况都是众生自己的做为(包括身体的行为,嘴里的言说与思考)所造成的,心的条件适合某一道,自然就会出生到该道去。各道本身心的状态也不一样,有高下之分,有情众生就在各道之间进进出出,生生死死,就如同做梦一样。
有关轮回转世的报导很多,有人研究由催眠之中,慢慢由现在往幼年催去,再往前催到出生时,然后再往前生去找。这种叫“前世催眠法”,被催眠者在回到前世之前会经历一段“光明期”,有人见白光,亦有人见红光或金光等,经历“光明期”后,被催者才能被引导到前世中,说出他的身世。据说用这种方法有人说出前世后,再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但大多是“无法查证”。
在佛教中要知道人的前世并不难,很多修行者修得“宿命通”之后,就一切清楚了。对于轮回转世之问题,目前国外已有很多人在从事研究,相信很快会清楚而确信是真实的事情。有一件事情也许与前世(也许很多世)有关,那就是一些奇怪的梦,我们有时会做一些很特殊的梦,好像连续好多次梦到去一个地方,觉得那么熟悉,但这一生却没有去过,相信很多人做过这一类的梦。佛教认为梦有些与潜意识有关。而潜意识就记录很多前世的事情。
(4)慈悲观:慈是给乐、悲是救苦。佛教给乐救苦的对象不只是人类,亦包含人以外的生命,如猫、狗、鬼、神等,因此佛教有“超度”之行为。佛教的慈悲是对所有众生皆无分别的大爱,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主要原因是佛教认为所有众生皆源于法性,所有众生皆有无法分别的自性,这种“一体感”形成佛教“同体大悲”的观念,认为“众生病亦是我病”。
此外由于轮回观的关系,众生从无始以来,都经历无限多次的轮回转世,由于次数太多,众生相互之间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而且众生生命之得以维持,在今生也是很多其他众生所给你的(例如:你吃的肉就是其他众生的肉)。你的一切都与其他众生有关,今生如此,前世亦是如此,只是众生因心有障碍(佛教称“业障”)以致无法得知过去生的事情,也因此无法了知众生间亲密相依的关系。
基于这种众生间过去、现在、未来的亲密相依之关系,佛教讲“无缘大慈”,也就是不论众生与你今生是否有缘,是否今生与你有关系,但你对他的慈悲是一样的,慈悲是佛教修行者的基础,也是成佛的根基。
世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皆有“所得”“欲得”“取”“有”等,这与慈悲还有相当距离,但不可否认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慈悲。把爱心有限制、自私的部分去除就“接近”慈悲。但真正的“慈悲心”,那要“开悟”后才会生出来的。
佛教之所以不杀生,主要原因是慈悲心之故。“杀生”是“故意”去杀害其他的生命,是“有心”地杀害生命才算,不知或无心的伤害不算杀生。植物在佛教认为是不具“生命”的。目前有人实验说植物会有喜怒的感觉,但科学并无法证明植物那些有“觉知”的现象来自何处。
佛教徒不论吃植物或动物,都要伤害到很多无辜的生命,那是为了生存不得已的事,应该心存抱歉、感激之念,不可以贪图口味,与一些不该吃的去吃,或大言不惭认为“所有可以吃的都是给人吃的”。这就是佛教在慈悲观之下对吃食的观念。基督教的博爱似乎只对人类,与慈悲在层次上还有相当距离。它以人为本,把人自己视为至高无上。
佛教之提倡自我克制的生活(但不是反对生存),就是要人尽量减少自己消费,减少杀生的机会(不论你吃素、吃荤、杀生是少不了的,植物上也有许多虫!),物质生活简单化,又可节省开支、减少垃圾、降低能源消耗,应该是今日人类在世界上生存的不二法门。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