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61):佛教之出世思想是消极的厌世思想吗?

2020-07-18 10:35:36 来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46. 给佛像开光是什么意思?

  开光真正的意思,就是这一尊造像造好了,我们启用,启用一定要把造像的意义,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开光。然后你见到这尊像,你自己自性的光明就显露了,是佛像替我们开光,不是人给佛像开光。你供养这个佛像,佛像是时时刻刻开启你自性的光明。你家里供地藏菩萨,你见到地藏菩萨,就想到要孝顺父母,要尊敬师长,这个念头一出就是光明。见到观音菩萨,就晓得要以慈悲、以爱心对待众生,见到像心里就生起这些想法,这叫做开光。

  47. 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混为一谈是十分错误的。厌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观厌世,逃离现实的一种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处世的勇气和责任感。这种厌世避世思想,缺乏度众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隐士之类有之,生活处于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大不相同。

  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对虚幻假象掩盖下的无常苦空世界本质的觉悟和对常乐我净彼岸的追求的理想之基础上的。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而自求彼岸的涅槃寂静。

  48. 按照当代的观点,佛教有哪些基本的概念?

  (1)平等观:佛教认为每一个众生皆有不可分别的“自性”(或称佛性),只是因为自无始以来个人所作的业不同,心理的状态不同,因此形成外表不同的生命现象,但众生皆有相同平等不二的本性,皆可经由修道的方法而“返归”到本性去,每个众生皆可“见性成佛”。

  佛教不认为有一个至高无上而且是“唯一”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只是宇宙中无数的佛之一而已,很多人误会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以为他说他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教主,那就错了!唯我独尊的我,是指我们的“心”,是“自性”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说世间之一切,其至高无上者只是真心自性而已。

  我们尊称释迦牟尼佛为教主,只是因为他把佛法传给我们,但他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者,也不是“无所不能”者。这种平等观念与一般宗教的观念不相同。

  佛教的平等观念不但用于人之间,且用于所有有情众生,包括人、畜、鬼、天……之间。在修行上也很重要,若无法做到平等无分别,那是无法开悟见性的。这种平等的观念更引申为“诸法平等”,一切森罗万相看起来参差不齐,而实际皆源于平等不二的体性。要注意的是这种众生平等、诸法平等是指在本体上说的,在众生位或在相上,那是不会平等的。诸众生因业力之不同,而果报不同,在相位或众生位上看是众生不平等,诸相不平等,由于众生不了知体相不二,才会有这种不平等的感觉。对悟者而言,是众生平等、诸法平等。

  (2)无常观:佛教的无常观是源于其对世间诸现象的观察所得,世间之一切现象,小到人的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一闪即逝,人的心念变化是快速无常。再看人的一生历程,由出生、成长、老病到死亡,人的外表与内心都在不断变化,迅速无常,转眼成空。其他如花开花谢,人世的沧海桑田,哪一件事能永久不变?这种对人生诸现象的一无常感觉,很多人身在其中而不自觉,原因是世间的人大多活在名、利、权势、爱情、亲情之中,而且年轻体壮,并没有感觉到这些无常的变化。

  大多数人也很少想到自己的“打拼”到底是为什么?但也有人察觉到生命无常短暂,于是就来个“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有人“念天地之悠悠而凄然泪下”,一副悲伤可怜之相,这些想法与做法就是一般所谓“悲观的人生观”。也有人认为自己努力为子孙(也有人宣称自己的作为是为人类)的幸福,自己也可以活得很愉快,有“现在”也有“前途”,生命应该是“乐观”的。

  佛教的观察更为深入,佛教告诉我们,不论“悲”或“乐”,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这些悲乐无常的现象。要开放自己的心,离开这些无常现象的束缚。由于这“无常”的结果,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诸相发生,于是佛教观察到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说“四大皆空”“世间无常”,要人“放下”。于是佛教被认为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是一般人的误解。

  世间无常是佛教观察到的事实,人生八苦与四大皆空亦皆理智观察的事实,与积极、消极、乐观、悲观全无关系,对这种无常的现象抱持如何的看法与做法才会有乐观悲观等问题。

编辑:乔智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