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访谈录(037):佛教徒为什么叫四众弟子呢?做一个佛教徒必须受戒吗?
有许多人误会了,以为佛教是唯心论,为什么呢?讲心嘛,却不知道佛教的“心”不是一般哲学讲的那个“心”。佛教讲“心”就有“色”,就有“物质”,讲“物质”就有“心”,不能把它分开看。你是怎样的“心”就会有怎样的“相”,“相”由“心”生,你是怎样的起心动念,你造了什么样的业以后,你感得的“正报”(自身)和“依报”(环境),就各有不同,各有天地,各有世界。
一般哲学是把心、物完全分开,要么专门讲心,要么专门论物,这就有了多元论、二元论、或者一元论,是分开来单独看问题,认为在心外有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佛教是讲物质就在心内,就如同上个问题说的那样,物质是心的思维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佛教说的心与物质是一体一如的。有心就有物质,有物质就有了心,二者是同时的。
5. 佛教徒为什么叫四众弟子呢?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意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多义。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称,意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
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桑门”),意为止息一切恶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原语则是“邬波驮那”,意为亲教师,与习俗所称师父相同。
世俗又称比丘为“法师”,意谓讲说经法的师父,其中比丘、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僧人、和尚多用于口语。
至于彼此称呼,对一般僧人则称某某师,或称某某法师,对寺院住持称某某和尚。蒙藏地区称僧人为喇嘛,相当于汉族地区所称和尚,也是师父的意思。俗称比丘尼为“尼姑”,尼是比丘尼之略称,姑是汉语。世俗也有称比丘为“大僧”,而称比丘尼为 “二僧”,或称比丘为“首堂”,而称比丘尼为“二堂”,这些称呼都不见于经论,只是流行于民间而已。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意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这是梵语“迦罗越”的意译,原指多财富乐的人士,就是居积财货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
6. 普通人怎样成为佛教徒?做一个佛教徒必须受戒吗?受戒有哪些规矩?
佛教信徒愿求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中国从汉唐到现在,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出家的程序也各有所不同。按照佛教戒律规定,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征求全体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之剃除须发,并为之授沙弥戒(沙弥戒有十条),此人便成为“沙弥”。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