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 我们山西已经玩了上千年了

2020-07-29 17:15:48 来源:网络

  定襄·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说起山西的地道,定襄得算头一份儿。据说在战争年代,全县150多个自然村,有80多个村中挖有地道,占了总数的一半还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是1947年由民兵群众历时40昼夜扩挖修筑而成。自东向西的三条主道总长为5公里,52条支道纵横交错。地道分为三层,上层有出入口,出击口,上下翻口、卡口、陷阱、翻板、迷魂阵、暗枪眼、地堡、水井、厨房等,地道与高房工事、祠堂、庙宁、碾盘、矮墙等相互联通,地道口以锅台、牲口槽、神像、夹壁墙等作掩护;二层设有指挥所、休息室、储藏室;三层有机要室、武器库、会议室。具有防水、防毒、防烟、射击等多种功能。

  定襄·阎锡山故居地道

  阎府,可以说是旧中国最大的中西合壁的官僚私邸。阎府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大小共27个院落,是个近千间的豪宅府第。它以特有的民间民俗色彩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其中尤其以一组组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称绝……

  除此之外,神秘的阎府地下还有长达十里地道。

  平定·南庄村地道战遗址

  平定县南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当地有“小延安”之称。这里至今仍然保存着4000米左右的地道。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地道全长4000米,分4个区域,由村里的4个党员分别负责,设置了22个进出口、21个通气眼、31个居住窑洞、6个竖井式防毒气战机关和防烟熏战机关。现在通过加固维修,大约有1000米左右的地道开放,且暂时不收门票哦!

  寿阳·种子坡地道战遗址

  种子坡是一个拥有500口人的村庄,为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开展游击战,1947年6月,在县委的领导下该村军民老少齐动手,越河流、跨沟壑,由村里到村外,挖出一条1500米长的多口地道。

  种子坡地道分三层:第一层利用地面建筑发现敌人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进入地道;第二层距地面五米深,是住人和活动的地方;第三层用来排水防毒,层层相通,如被敌人发现并从洞口施放毒气、用水灌时,只要把反口盖盖好,埋上土,地道里的人便可安然无恙。

  地道口挖在特别隐蔽处,设进口、出口、瞭望口、射击口。进口多建在家里的炕洞内,出口则设在村外的山沟里。

  介休·张壁古堡隋唐地道

  介休的张壁古堡是中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古堡的地下保存这极为复杂的隋唐地道,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古堡地道全长今万米,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地道弯曲迷离,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

  太原·店头古村地道

  店头古堡位于风峪沟口,它是晋阳城的西出口,扼守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最初的古堡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军事要塞。直到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淹毁灭了晋阳城,店头古堡的军事要塞失去了价值,这才逐步变成了民居村落。

  现存窑洞计460间,其中二层式窑楼35套,三、四层式窑楼各一座,三处窑洞有通往后山100多米的地道。

编辑:张晶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