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简介

2016-05-23 13:10:27 来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城西2公里处的西河头村,开挖于1942年,地道由3条主道、52条支道组成,全长十华里。内部结构分上、中、下三层,设计有翻口、卡口、陷阱、迷魂阵、明、暗枪眼、小井、地堡、出入口、出击口、会议室、储藏室以及夹壁墙、高房工事等各种战斗工事和生活设施,整个地道集中运用了当地军民对敌斗争的经验,形成了防可守、进可攻的地下堡垒。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定襄武工队和西河头民兵多次在此击退敌人的进攻,为抗战胜利和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作为革命遗迹得到了保护。1964年,定襄县委在此成立了西河头外事接待站,在上走红整个六七十年代,曾接待过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8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余名外宾和国内50余万人次的参观。

      1986年8月18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以来,先后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委员会、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省人民政府防空办公室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人民防空教育基地。1996年7月,西河头外事接待站改称为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2004年9月设立了与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合署办公的专门保护管理机构西河头地道战遗址文物管理所。

       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西河头地道战遗址文物的保护维修工程,并圆满完成了首批工程,即投资240余万元,对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内的地面陈列展览及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接待基础设施进行了自1964年建立保护机构以来最大规模地扩建改造,改扩建后的地道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达到了11735.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583.15平方米,尤其是展厅展览面积由原来的60平方米扩展到632.93平方米。面貌一新的展厅内容分为“定襄县——晋察冀边区的西大门”、“地道战——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西河头地道——拱卫解放区的地下长城”、“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开放最早的红色景点”四大部分。在长225.96米的展线和面积达923.89平方米的展览中,共展出图片158幅,各种图表16张,实物122件。整个展览以人为本,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和景观、雕塑、油画等艺术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系统、完整地反映了以西河头为代表的华北人民战争奇观——地道战的创建、发展概况,全面展示了我党领导下的当地军民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光辉业绩。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今天,现已成为晋北地区感染力、震撼力、吸引力均较强的理想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编辑:刘丽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