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学子 寄望未来——五台山云数据爱心资助倡议书

2016-11-18 09:47:40 来源:

公益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体现了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为了确保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官网发起,包括中国五台山云数据等二十多家媒体参与的爱心活动贫困生落实到实处,并且做到贫困生信息无虚假性,官网对所有学生信息将实行严格的申报、审核、公示、审批程序。首批资助对象分布于五台山景区内,以后将延续到忻州地区及山西省范围内。此外,官网还建立受助学子动态跟踪制度,每年根据学校上报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复审,家庭条件改善者不续签助学合同。

捐助者虽然不求回报,但组织方官网希望受助孩子懂得感恩,能够把社会的爱心和互助精神传承下去。为了防止受助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心态,觉得别人资助自己是理所应当。官网从2015年开始的助学活动中尝试一项新做法——受助学生将在官网的监督配合下与捐赠人或单位签订《助学帮困协议书》,同时贫困学生还会领到一张《志愿者服务卡》,贫困生可以自愿在捐赠单位或官网指定的地方做义工。

官网将引导受助学生尝试公益服务,同时为优秀服务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希望把善款捐给懂得感恩的真正贫困生及其家庭。


附:贫困生简介

安东梅(01):在稚嫩臂膀下顽强成长

安冬梅就读于杨林小学四年级。安冬梅的父亲去年因病过世,她的母亲患有轻度精神疾病,18岁的哥哥是她们一家人的主心骨,为了一家生计,哥哥毅然选择了辍学打工,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白峙博(02):母爱的臂港里有我的求学梦

白峙博就读于五台山杨柏峪小学四年级。7年前,白峙博的爸爸染赌博恶习,输光了全部家产后一走了之,从来没给家里寄过钱,白峙博由母亲贾俊梅一个人边打工边抚养长大。



李佳(03):在贫穷中坚强成长的女孩

李佳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五年级。几年前,李佳全家来到五台山,并租下了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活动板房,母亲患有肝硬化,需长期吃药、手术,家里因此欠下很多债务,由于患病,其母亲不能过度劳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父亲,其父亲也因早年劳累而落下了腿疼的毛病,只能靠卖饼为生。



韩欣宇(04):我已长大,请你们多点笑容

韩欣宇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四年级,从小没有母亲的陪伴,父亲为了维持生活经常在外打工,从小寄居在姑姑家,父亲不在时,姑姑和姑姑家的哥哥是她真正的亲人。



李惠楠(05):用“好学生”来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

李惠楠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五年级,家中有一个双胞胎哥哥,还有一个16岁的姐姐。父亲一人肩负着年近8旬的多病奶奶的医药费、照顾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母亲和兄妹三人上学的重担。



乔振宇(06):变故后的男孩请坚强

乔振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九年级,今年父亲在工地意外坠落去世,留下了十多万外借的医药费,母亲一边照顾两个儿子一边打工还债。



李嘉鑫(07):父爱伴我成长

李嘉鑫就读学校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四年级,母亲多年前与父亲离婚出走,姐姐读七年级,姐姐从小落下了胃疼的毛病,多次看病却多次复发,家中的日常开销只能靠父亲修车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再也负担不起给姐姐看病的医药费以及姐妹俩的学费了。



梁红梅(08):人穷志坚的小当家

梁红梅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父亲患有胃穿孔等多种疾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固定的收入,母亲患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梁红梅和哥哥都在读七年级,兄妹俩上学的费用都是靠父亲拾荒换取,有时候红梅也会和哥哥一起出去捡饮料瓶等换取生活费。



刘鑫宇(09):相依为命的爷孙俩

刘鑫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母亲精神异常,后与父亲离异。由于爸爸长年在外打工,他的生活一直以来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患脑梗需长期吃药,去年奶奶去世后,刘鑫宇跟爷爷刘双林相依为命。



卢先锋(10):父亲,多想和你一起照顾这个家庭,可惜你不在身旁

卢先锋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六年级,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也常年在外漂泊不回家,奶奶成为他和妹妹事实上的监护人,年近六旬的爷爷奶奶以种地为生,靠微薄的收入抚养两个孙子生活、上学。



张斌(11):我有一个教师梦

张斌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六年级,家中有两个姐姐,大姐就读于五台县职业中学一年级,二姐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几年前母亲出走后,再无联系,父亲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小腿受伤,家里只剩下姐弟三个互相照顾。



聂先丽(12):“一碗凉粉”撑起一个家

聂先丽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父母早年离异,各自组建家庭后都不管她们姐妹,她和姐姐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奶奶腿脚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家中还有先天残疾的姑姑和不能动弹的叔叔。政府每年不足3000元的生活救助,是这个家庭仅有的固定收入。姐妹两上学的费用和家里日常开销全靠奶奶在黛螺顶大智路卖凉粉维持。


张震(13):坚强男孩的篮球梦

张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家中除了父亲、母亲和两个哥哥之外,还有一个年幼的侄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亲种地所得,二哥和嫂子离异后留下了年幼的侄子,平时母亲只能在家带孙子,而年迈的爷爷奶奶也需要照顾。



武昊男(14):老旧民房里的大学梦

武昊男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生父在三年前身患癌症离开人世,母亲改嫁,武昊男就跟着爷爷奶奶租住在五台山台怀街的一间不足十平米的老旧民房里,爷爷耳朵失聪难以与外人正常交流,62岁的奶奶每天早上奔波于各个寺庙卖香蜡来勉强维持生计。



尹俊飞(15):驼在马背上的求学希望

尹俊飞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九年级,父亲靠拉马供他们姐弟二人上学。家里年近八旬的奶奶常年药不离口,尹俊飞和姐姐学习成绩都很优异,姐姐为省学费放弃了一流高中而选择读普高,因上学费用严重超出家里的收入,尹俊飞也只能从县城转学回到当地初中。



张文斌(16):我很慢,请耐心等等我

张文斌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三年级,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发育障碍,使他的成长总是比其他同龄孩子要“慢半拍”,9岁的他很难像其他孩子一样流利地说话、正常的学习。父亲张生全曾东拼西凑借钱带他多方求医,但没有明显好转,去年张生全打工意外受伤,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从此断了有效的经济来源。



张语倩(17)在老式电视机里有我“昂贵”的音乐梦

张语倩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五年级,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爸爸基本上不管她们母女的生活,妈妈在外面打工挣钱,张语倩由姥姥照顾。张语倩的梦想是能当一名歌唱家,可是妈妈一个月仅有1000多点的工资,实在撑不起这个“昂贵”的梦想。



朱楠(18):想你在心口难开

朱楠就读于五台山杨林小学六年级,3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从懂事以来她没有享受过一天母爱,为照顾她们两姐妹,父亲也没法去外面打工挣钱,只能在当地找点临时工作维持一家人勉强度日。



李华婷(19):乐观女孩的求学之路

李华婷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父母离异后,一直由父亲负责抚养姐弟两人,6岁的弟弟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扁桃体炎,先后多次看病无果,准备今年冬天做手术。此外,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



冀庆(20):小小男子汉的求学梦

冀庆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三年级,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母亲照顾他和两周岁的妹妹。母亲平时就在带孩子,家里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父亲打工的微薄收入。



姚丹(21):社会的资助,使我重获“新生”

姚丹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家住门限石黑石沟村,家里一共四口人,除了父母还有一个18岁的哥哥。家里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父母长期放牛为生。



戎潮升(22):家穷志坚男孩的求学梦

戎潮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父亲因常年劳累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外打临工维持家用,母子三人长期寄宿在戎潮升的外婆家,母亲平时在家照顾孩子。



王子豪(23):亲人的陪伴是我前进的动力

王子豪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一年级,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由于没有住房,王子豪跟着爷爷奶奶长期和叔婶生活在一起,父亲平时在外打工,收入微薄。



王涛(24):活动板房里的求学少年

王涛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六年级,姐姐在五台县龙泉学校读初三,妹妹刚刚上幼儿园。去年母亲在从广西老家回来的路上突发车祸去世,从此家里家外的所有事情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身上,由于家里有年幼的小女儿需要照顾,父亲只能在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附近打一些临工。



王雨勇(25):用乐观心态向前奔跑的男孩

王雨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家住门限石乡化桥村,家里四口人,父亲是暖气工,平时在外打工,补贴家用,父亲患白癜风,母亲在家照顾六岁的小女儿。



李成文(26):大山深处的求学梦

李成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七年级,李成文家中兄妹三人,他是老大,还有一个12岁的妹妹和一个5岁的弟弟,父母没有固定收入,父亲在家务农,母亲照顾三个孩子和年迈的爷爷。



李慧香(27):我没有母爱,但是我有爱我的爷爷奶奶

李慧香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5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出走,父亲平时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所以慧香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奶奶前几年突发车祸,身体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罗鹏(28):艰难的求学之路

罗鹏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母亲几年前出走,家里只留下了父亲和三个孩子,罗鹏的父亲靠种地为生。平时父子四人就挤在家中唯一的一间屋子里,冬天,天太冷时父亲怕把萝卜冻坏了,也只能放在屋子里面。



杨静(29):有一种坚强叫相依为命

杨静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从小父母离异,杨静和弟弟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父亲在外打工,但由于身患重病,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看病花销。所以,姐弟俩的日常开销只能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



杨瑾轩(30):出租屋里的求学梦

杨瑾轩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一年级,杨瑾轩全家租住在金岗库的一间狭隘出租屋内,姐姐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六年级。父亲在饭店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女儿。



左权(31):小小男子汉的求学之路

左权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五年级,2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出走,父亲打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87岁,长期卧病在床,奶奶82岁,平时在家年迈的奶奶还得照顾左权的爷爷。



郑嘉云(32):没有爸爸妈妈在的日子

郑嘉云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五年级,郑嘉云家住小马蹄村,父母离异,姐姐跟着母亲,嘉云跟着父亲,迫于生计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嘉云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张美平(33):我的书法梦

张美平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家中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就读于五台县职业中学一年级,弟弟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六年级。几年前母亲出走后,再无联系,父亲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小腿受伤,家里只剩下姐弟三个互相照顾。



张宇鑫(34):坚强男孩的求学梦

张宇鑫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四年级,从小父母离异,就跟着爷爷奶奶和叔叔生活在一起。宇鑫的叔叔张震就读于五台山常青学校八年级。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爷爷种地所得,平时奶奶在家照顾家务。



编辑:刘丽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