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六如之喻”的译本比较
当下流通最广的《金刚经》汉文译本,要属姚秦法师鸠摩罗什所译。这位出生于龟兹贵族之家的三藏法师,与门下僧哲所译出的经论法卷,因其义理畅晓,言辞通达的缘故,遂成为汉文佛经翻译史上的不朽杰作。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之所以流通甚广,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什公的译本,是专门用来持诵的“诵本”。
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是流通广泛的诵本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代的新译本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部经与大众耳熟能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属于大乘般若部经典的支分。《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经题,是说般若妙慧如金刚一样坚锐,能够断除无始以来的我执虚妄,进而达到脱凡入圣的彼岸正觉。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般若智慧之力,可以断除像金刚一样坚固的无始妄执。当然,凡夫想要觉迷成悟的话,没有相应的止观熏修和能师调御,那肯定是不行的。
出身龟兹贵族,曾游学天竺的鸠摩罗什三藏
宋代学者普遍尊儒,但也不乏私底下有闻思佛典的需求或喜好。他们或是对援引佛法的思辨理论来作为传统儒学的细化和补充;或是拿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的法印名相,作为世事寂寥难测的心理寄托。前者以程朱理学为奠基,后者以东坡居士为轨范。当然,在追求修证之人看来,此二者未免也有入宝山而空回的遗憾。
以《金刚经》六如偈作为自号的明代才子唐伯虎
《金刚经》中的佳句是很多的,苏东坡非常喜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经中将一切世法存在,以梦、幻、泡、影、露、电六种譬喻予以诠释,也令东坡本人欢喜信受。明代才子唐寅,也是以此六喻,才成就了六如居士的自号。“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金刚经》中流传久远的文句,罗什所译的《金刚经》,毕竟是侧重于持诵的文本,如果将其他译本拿来比较,就更容易领会这些偈颂中的文字般若。关于文本比较的工作,宋代的容斋先生,已经为后人做好了铺陈。
除鸠摩罗什三藏的译本之外,玄奘等译本同样需要重视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的译本是这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在“不能见如来”这句里,菩提流支的译本中,还写明了不能以色相音声见如来的原因,那就是“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
接下来来看一下南陈天竺法师真谛三藏的译本:“如如不动,恒有正说,应观有为法,如暗翳灯幻,露泡梦电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应得见我。由法应见佛,调御法为身,此法非识境,法如深难见。”真谛三藏是知名的译师,在真谛的译本中,也说明了不能以色相音声见如来的原因。
再来看一下唐朝玄奘三藏法师的译本:“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诸以色见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最后看一下唐朝沙门义净译的译本,义净的译本中,头前四句与菩提流支的译本相同,“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在凡夫不能以色相音声见佛的偈文中,义净的译文又是与玄奘法师相同,即“诸以色见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可见作为翻译经文相对较晚的义净,肯定是对前辈译师有所参考的。
罗什三藏的译本,更加便于持诵,但参考其他译本即可发现,所谓六如偈,其实应该是九种譬喻
在上述译本之中,只有罗什三藏的译本,是以梦、幻、泡、影、露、电六种譬喻,来表诠一切有为法的世间模态;其他译本在这六种譬喻之外,还加入了星、翳、灯三种幻相,用以说明有为法的无常流变,并无实体性的特质。作为持诵的版本来说,无疑是罗什三藏的译本最易上口,其他译本更适合作为闻思《金刚经》时的义理参照。
谛见缘起,即见佛法身;以色相音声,不能见佛,是《金刚经》中的智慧义理
佛法与兴起于古希腊西方思辨哲学,其源头均为雅利安人的智慧成果,关于“有为法”这一名相的由来,乃是佛门先哲根据汉地老庄思想进行的转译,与“有为法”相应的是“无为法”。根据佛法的缘起理念,一切世间的事相存在,无论是心识活动,还是物质色法,都不具备恒常不变的实体性,都处于不易被凡夫所觉察的无常的绵延中,潜移默化地迁流变化,这就是如梦幻泡影一般的有为法。而无为法,是指修炼者通过专门的戒定慧次第修持,得以契证缘起性空的寂静之中,如果理解成什么都不作意,什么都不去思惟,就成了反智的枯禅,这与佛家的般若慧学是满拧的。参证无为法,是谛见如来法身的途径,如来不是宗教领袖,而是如玄奘法师的译本所言,是一位教导众生证悟空性的“导师”。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在原始阿含经典和《金刚经》中均占有重要的席位
在原始的《阿含经》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以修悟证空作为见迎佛陀的问讯之礼,此所谓见空性,即见如来法身的真实义。同样也是在原始佛教经典之中,有个外道化现出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当时有许多信众蜂拥而至,对这位外道广行供养。彼时有一位在家居士很有见识,他说这个外道虽有如来的色相,但所说的话却与佛言相反,佛说人法无我,外道却偏说有我,这不符合诸法无我的实相法印,因此他不是佛。这位居士,就是不以色相音声见如来之人。
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