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学堂 | 华严经中的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 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2020-07-28 10:49:09 来源:五台山佛教

菩萨修习一切智 不可思议功德海

净诸福德智慧身 此行于世不染行

一切诸佛如来所 听受其法无厌足

能生实相智慧灯 此行于世普照行

——《华严经 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六

  有人问:“工作压力山大,事业却还不见起色,修行又用不上力,人生为啥这么难?”“真是羡慕那些拜了三千佛忏的师兄,可惜我的身体实在太差,能参加得了吗?”“都说福气是前世修来的,我现在修还来得及吗?”

  很多人没有世间财富享用,或是没机会修行、或是修行无法成功,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资粮。

  何谓福德资粮

  福德资粮指由宿世修诸福德,而于今生丰饶财宝,遇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

  【四种资粮】《瑜伽师地论》云:

  一 福德资粮,谓由宿世修诸福德。而于今生丰饶财宝。遇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资粮。

  二 智慧资粮,谓由宿世修习智慧。而于今生聪慧明敏。解了法义。是名智慧资粮。

  三 先世资粮,谓由宿世积集善根。而于今生诸根完具。家财富足。是名先世资粮。

  四 现法资粮,谓于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仪。是名现法资粮。

  佛陀为什么是“万德庄严”?

  修行既要修慧也要修福,佛就是福与慧具足的“二足尊”

  福德与智慧是互动的,有福德的人需要智慧来指导,所谓“智目行足”。智慧是眼睛,修行是双脚。双脚走路一步一个脚印,有迹可循,但眼睛看到一个东西,却毫无痕迹。就像我们登山一样,你抬眼一望,就能看到山顶,中间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真正走上山顶的话,一步一个脚印,你的生命境界就一点点呈现出来。在智慧的引导下,一个人的福德会慢慢具足起来。

  《华严经》中的“华”字,就是指菩萨万行。佛的福德就是《华严经》中所讲的“万德庄严”。佛之所以能够展现出万德庄严的气象,是因为他累生累劫以万行为因,自然万德成果。

  万行就是佛陀的因行,在修因的时候以一万种行为来庄严自己的生命,感召的结果就是佛的万德庄严。

  以万行为因的修行,成就佛陀的万德庄严。从佛以下,直到菩萨、罗汉、天人,直至我们凡夫众生,也是过去有德行才能感召到今天的吉祥。

  你不要小看我们现在能来到灵隐寺敬香礼佛,这也是过去的德行感召来的。如果你过去没有德行,没有修因,不可能有当下平安吉祥的生命状态。

  三祇修百福 百劫修相好

  佛陀的万行从哪里开始修起呢?佛经中告诉我们,佛的百福庄严相是“三祇修百福,百劫修相好”,所以才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佛有三十二相,从头顶的无见顶相到脚下的千福轮相,每一个相都来之不易,要修一百个福才能获得一个相的庄严。

  百福的修行,要从十善业道中的不杀生开始。不杀生,能够得到健康的福报;不偷盗,能够得到富有的福报;不邪淫,能够得到眷属尊重的福报。这些是身业层面的修行。在口业上,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能够得到诚信的福报。在意业上,更要改正贪嗔痴的习气。

  贪、嗔、痴三毒,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腐蚀,无论你是贪色、贪财、贪名、贪利、贪享受,甚至冬天冷的时候,贪恋被窝的温暖,都会破坏你的修行。

  在灵隐寺的斋堂里挂着一幅对联:

五观若明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什么意思呢?三心就是贪嗔痴之心,碰到好吃的起贪心,不好吃的眉头一皱就不吃了,有些人更严重,碗筷往旁边一推。如果一个人贪嗔痴三心具足,喝一滴水都消受不了。在你喝的这一滴水中,有别人付出的辛劳、汗水,你内心不净,就会损害自己的福报。

  如果你内心中没有贪嗔痴的念头,无论好吃不好吃,都能保持自己清净的念头,一切饮食的安养,都是为了自己用功办道,那么,即使是黄金般贵重的食物,你也能消受自如。因为你心中没有世俗的高下分别。

  当我们享有福报、生活环境好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沉迷在那种高贵的、享乐的感觉,这就是贪心的萌芽。

  如何享受快乐

  当你感到快乐、安详的时候,要立刻生起感恩的心,或者提起正念,念阿弥陀佛。那么,即便你在享受之中,你的福报仍然没有减少。

  我们要懂得享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内心保持觉醒,不要被贪婪之心所腐蚀,这样就不会消磨自己的福报。

  宝髻长者的富贵因缘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七》中,记载了善财童子拜访宝髻长者的经过:

  善财童子渐次而行,向师子城,周遍推求宝髻长者。见此长者在于市中,遽即往诣,顶礼其足,绕无数匝,合掌而立,白言:

  “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善哉圣者!愿为我说诸菩萨道,我乘此道趣一切智!”

  善财童子到处寻找宝髻长者,终于在集市中见到长者,然后顶礼请问说:

  圣者,我已经发了菩提心,但不知道菩萨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道,祈请圣者为我宣说,令我趋向一切种智。

  宝髻长者牵着善财童子的手来到自己的住所,说道:善男子,请看我家。

  尔时,善财童子观察长者的舍宅,发现里面清净光明,用黄金打造,白银为墙壁,玻璃为殿堂,绀琉璃宝为楼阁,砗磲妙宝作柱子,百千种珍宝装饰其中……

  经文的描述是:

  善财见其舍宅,清净光明,真金所成,白银为墙,玻璃为殿,绀琉璃宝以为楼阁,砗磲妙宝而作其柱,百千种宝周遍庄严;赤珠摩尼为师子座;摩尼为帐,真珠为网,弥覆其上;码瑙宝池香水盈满,无量宝树周遍行列;其宅广博,十层八门。

  从《华严经》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宝髻长者是极其富有的,他的家宅用黄金白银等种种无上珍宝来建造,人间所罕见。

  长者的家宅有十层,也就是十层高楼,每一层之使用各有不同。

  第一层:施诸饮食。

  第二层:施诸宝衣。

  第三层:施宝庄严具。

  第四层:施诸宫女及一切上妙珍宝。

  第五层:五地菩萨云集,演说诸法,利益世间,成就诸三昧门。

  第六层:诸成就甚深智慧菩萨,宣说无量波罗蜜门。

  第七层:诸菩萨得如响忍,悉能闻持诸佛正法。

  第八层:无量菩萨聚集,普于一切佛众会中而为上首演说于法。

  第九层:一生所系诸菩萨众于中集会。

  第十层:一切如来充满其中。

  宝髻长者的舍宅里,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议之微妙境界。于深秘而言,十层楼,亦喻十地菩萨、佛之境界。

  善财童子见到如此殊胜的景象,便问长者:圣者,是什么因缘才有如此清净圣众聚集,您往昔种了什么善根,修了什么功德才有这个果报?

  长者回答说:我回忆过去无量微尘数劫,有一个世界名为圆满庄严,有佛出世,佛号为无边光明法界普庄严王如来。

  佛陀进城时,我演奏音乐,并烧一丸香供养,然后以此功德回向三处:

永离一切贫穷困苦。

常见诸佛及善知识。

恒闻正法而不忘失。

  以供养佛和回向的因缘,故有此果报。

  宝髻长者这么富有?就因为无量劫前对佛的供养。所以我们平常说的上供下施,是福德财富之正因,真实不虚。

  由此可见,平常在修功德时,自己的发心重要,对境十分重要,专伸回向十分重要。

  如何积累福德资粮

  有的人一生努力做事,希望得到名位、权利和财富,可是却不一定有很好的结果。而有的人好像不太做事,财富却像从天而降,滚滚而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和过去世是否累积资粮,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没有世间财富享用,或没机会修行、修行无法成功,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资粮。

  例如,想要财布施,先得要有财物才行啊;要想安忍,也要有安忍的本事;要持戒,当受众生诱惑时,让我们有破戒的危机时,要有方法和福报维持戒律;修禅定时,不论外界声音多嘈杂,亲情多深重,我们都可以不受影响而入定,这都是过去所具足的福报所起的作用。没有福德资粮,就无法具足智慧资粮。

  包括已证悟空性智慧的菩萨,在没有得到圆满佛果之前,还是必须精勤地积累福慧资粮,让修行的力量日益增长。

  菩萨尚且都要努力,何况凡夫呢?很多修行不成功,就是因为福报不够。但这种福报,不是努力就能立即拥有,必须一点一点的积累。

  即使是暂时的世间成就,如财富、名利、健康、寿命,也都来源于圆满资粮。如果我们自己从来没有累积过资粮,那么不论下多大的功夫,其实最后很多的结果还是会事与愿违,做任何事也不会如料想的成功。

  无漏和有漏

  福报分为无漏和有漏。在累积资粮的同时,没有空性智慧,或是没有以三要行(前行发心、正行空性见、结行回向)摄持,福报是不会长久的。有时看似成熟的福报,也可能成熟一次就会耗尽,或是一发脾气就会消失。因为容易漏失毁坏,所以称为有漏的福报。

  而无漏的福报,必须以空性摄持。修行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若能以空性摄持,则所累积的资粮功德,将成为无漏的福报。

  在现阶段,我们作为凡夫,所累积的福报基本都是有漏的福报,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强烈的“我执”在起作用。但是,即便是有漏的福报,我们仍然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累积

  两者的差别

  无漏和有漏的福报,两者主要的差别,就是有没有“分别执著”。

  无漏,没有“能执之心”和“所执之境”。反之,有“心”与“对境”的分别,有执著而得到的福报,就是有漏的。

  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福慧双修不可偏废

  我们作为凡夫,只能做到相似的胜谛义,所以,以三要行(前行发心、正行空性见、结行回向)摄持善法,不执著自己所做的功德,练习积累如梦如幻的福慧资粮。

编辑:赵晏莹

64.8K
相关阅读